祭红瓷的传说

祭红瓷的传说:

【祭红瓷的传说】相传明朝宣德年间 , 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鲜红色的瓷器祭奠日神 , 于是诏令设在景德镇的督窑官加紧烧制 。 但是 , 窑工们多次试验 , 就是烧不出令朝廷满意的祭器来 。 督窑的太监每日督促、鞭打窑工 , 并且把一部分人关进监狱 , 声称再烧不出皇帝催要的红釉瓷器 , 就要杀人了 。 一位老窑工的女儿翠兰 , 听到消息非常担心 , 跑到了御窑厂 , 发现她的父亲也被督窑官投入了大牢 。 悲愤的翠兰纵身跳入了熊熊的窑火当中 , 用自己的生命抗议督窑官的暴行 。 两天后 , 当窑工们打开翠兰焚身的窑炉时 , 惊奇地发现 , 烧成的陶坯呈现出鲜血一样的红色 。 红色的祭器烧成了 , 人们说这是翠兰的血染红了陶坯 , 于是就把这种红色的陶瓷 , 称为祭红 。

为了纪念以身祭窑的翠兰 , 窑工们后来在封窑门时 , 用砖砌成少女的形象 , 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 从那以后 , 历代皇帝都曾不惜财力烧制祭红 , 但是这种殷红色的瓷器 , 如同神话中的宝物一样 , 非常难得 。

这就是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的祭红 。 在景德镇陶瓷馆的近万件藏品中 , 祭红只有九件半 , 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间的祭红 , 收藏时只剩下了残缺的一半 。

“祭红”乃当时朝廷祭郊坛用品所创之色 。 又称“霁红” , 是说其色“如朝霞霁色” 。 一名“积红” , 又名“醉红” , 还叫“鸡红” , 这些都是由于当时无专门记录之书 , 而被瓷器商们俗呼讹音所造成种种异名 。 前面已经说到 , 明代“祭红”被瓷商们分称为二:其中宝石釉被称为“大红” , 而瓷商们则将明清以来这类瓷品皆称之为“郎窑”;另一种鲜红釉 , 则被瓷器鉴赏家称为“积红” , 如项子京《瓷器图说》即然 。

景德镇的颜色釉造诣极高 , 创造了钧红、祭红和郎窑红等名贵色釉 。 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品种 , 从明朝开始 , 景德镇大量生产钧红瓷 。 明代永宣年间 , 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 , 创造了祭红 。 祭红娇而不艳 , 红中透紫 , 色泽深沉而安定 。 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 , 因而得名祭红 。 因烧制难度极大 , 成品率很低 , 所以身价特高 。 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 , 很名贵的原料如珊瑚、玛瑙、玉石、珍珠、黄金等都在所不惜 。

从唐代开始 , 中国陶瓷艺人就发明了红釉烧制技术 , 北宋年间 , 河南禹县的钧窑完善了这一工艺 , 烧出了世称"钧红"的红釉陶瓷 。 但是 , 钧窑的烧制工艺还不成熟 , 红釉中往往掺杂进其他的颜色 , 而景德镇人在明宣德年间烧出的祭红 , 从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 , 都超过了钧窑 , 人们把它叫做"宣德祭" 。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 , 这种红釉的烧制技术莫名其妙地失传了 。

明朝宣德年后 , 几百年间一代又一代景德镇人 , 断断续续曾多次试烧这种红釉瓷器 , 但都没有烧出过当年那样的祭红 。

明代景德镇的御窑 , 是朝廷的官窑 , 由朝廷下订单进行生产 , 烧出来的瓷器专供皇家使用 , 当然容不得成色不好的产品 。 因此 , 烧出来的瓷器要经过督窑官员的千挑万选 。 落选的瓷器皇帝不用 , 百姓当然也不能用 , 只好打碎深埋 , 这就是色窑遗址瓷片的来历 。 但明朝的御窑 , 是以国家强大的财力为后盾的 , 也许就是因为这强大的财政支持 , 才得以烧出红釉瓷器 , 才能万里选一地挑选贡品 。

河南的钧瓷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 表明红釉是一种极难掌握的烧成技术 。 景德镇的祭红比钧红还要难烧得多 , 按民间的说法 , 叫"千窑一宝" , 也就是上百炉的窑火中 , 才能得到一、两件祭红 。 清朝人在《景德镇陶歌》里专门记述了烧制祭红的难度:"官古窑成重霁红 , 最难全美费良工 。 霜天晴昼精心合 , 一样搏烧百不同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