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爱喝心灵鸡汤?

韩寒的《后会无期》上映一周, 影片话题占据各种热搜榜 。 虽然影片使用了大段情节宣传“反鸡汤”, 但贯穿全片的文艺金句本身就是一碗香浓的鸡汤 。

为什么人们爱喝心灵鸡汤?

文章插图

其实, 心灵鸡汤在我国流行已久, 比如《意林》、《读者》, 它们总试图教你“抛弃物质的枷锁去追求高贵的灵魂” 。

到了社交媒体时代, 微博、微信、人人上总有各种转发图文消息让你在深夜思考人生道理 。 今天, 壹读君来跟你聊一聊, 为什么人们对心灵鸡汤这么趋之若鹜 。
这碗鸡汤有年头了
“心灵鸡汤”一词并非国内原创, 它来自美国从1993年到2008年出版的系列畅销书《心灵鸡汤》 。 这些书大多用简短的故事讲述着积极的人生道理, 还有针对特定人群鸡汤, 比如祖父鸡汤、孩子鸡汤等 。

【为什么人们爱喝心灵鸡汤?】来看看《心灵鸡汤》大陆版各辑标题, 第一辑“活着, 就有希望”、第二辑“幸福就在身边”、第三辑“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是不是觉得很眼熟?现在那些文艺青年的文风根本没有与时俱进嘛 。

在中国, 心灵鸡汤最早在诗歌界找到了生长的土壤 。 80年代末, 汪国真的诗句以其朗朗上口、浅显易懂和浓郁的励志色彩成为教科书级别的鸡汤诗句 。

90年代, 这种行文风格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大批作者所运用 。 比如旅美作家刘墉一边讲述自己的生活一边告诉我们“窗外有蓝天, 多美的日子!窗外有阴天, 多美的日子!”受过哲学科班训练的周国平将心灵鸡汤与哲学相结合, 提出“幸福哲学”, “上帝为每个人设计的方案无须更改, 重要的是能够体悟其中的意蕴” 。

近几年, 随着社交媒体兴起, 鸡汤传播的场所也发生改变 。 擅长成功学的李开复、两性情感的陆琪, 以及用“非洲草原狮子大象”来说道理的俞敏洪都是典型代表 。
为什么人们爱喝心灵鸡汤?

文章插图

心灵鸡汤就是催人奋进、奋进、再奋进

从本质上来说, 心灵鸡汤是励志心理学的一种, 特点是在谈人生时忽略艰辛过程、直接展示美好结果 。 它向读者灌输单一的世界观, 不符合它逻辑的就忽略不计 。 读者看到这些故事时, 很容易忽略客观严谨的方法准则, 变得头脑简单起来 。

举个例子, 胖和尚和瘦和尚在晒太阳, 胖和尚说我要下山行商经营赚钱, 最终享受生活在海边度假晒太阳 。 瘦和尚说我不就在晒太阳, 享受你的最终结果了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与其孜孜追求不如珍惜当下 。 简单鲜明的结果很容易让人若有所悟:原来是这样啊 。

好了, 如果你稍微多想一步, 就会发现讲故事的人利用瘦和尚之口, 偷换了概念:胖和尚说要享受生活, 在海边度假晒太阳只是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 他还可以去旅行、去看戏, 而瘦和尚, 用晒太阳替换了所有的“享受生活” 。

这是心灵鸡汤故事常用的伎俩 。

还有一种常用的鸡汤法, 是因果倒置 。 壹读君举个栗子:成功人士必备的十种习惯……内容请自行脑补 。 总之, 它会让你觉得看过之后就能向成功人士看齐, 其实, 那十种习惯显然不会是成功的充要条件, 而其中一些习惯, 是你成功了之后自然会有的, 比如高端的社交、健身、读EMBA……

总之, 心灵鸡汤都力图模糊了事情的因果关系, 将个人的能量放到无限大 。 相同的例子太多了, 比如“你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发现真实的自我”等, 远远高估了个人对外界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