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特辑】你知道真爱是什么样子吗?( 三 )


文化塑造我们对待爱情的态度

【七夕特辑】你知道真爱是什么样子吗?

文章插图

文化塑造一个民族的心理特性 。 我们需要一些对比才能了解自己 。 神话故事是民族文化的起源 。 我们的神话中有母神女娲, 尝百草为人类找食物的神农氏, 在各种神中唯独找不到专司爱欲的神、恣情纵欲的欢乐之神 。 希腊神话中, 爱神和酒神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 希腊人可爱, 对人的自然本性毫不掩饰的抒发, 就像一个人的童年, 对自身的情感毫不掩饰, 恶与善都摊在你面前 。 我们的文化中呢, 伦理的约束力太强大, 还没有经过穿开裆裤的年纪, 就直接穿上长袍马褂 。 西方是经历了活泼直率的童年(希腊罗马时期)后, 进入中世纪, 基督教一统天下, 也开始“存天理, 灭人欲” 。 但爱神和酒神的精神却一直不灭 。 所以对比之下, 我们是没有多少自我的, 我们习惯了为集体, 为家族而爱, 甚至羞于说爱 。 我们的爱中背负着太多的责任 。 甚至于, 在很多家庭中, 爱只是长辈用以“控制”子女的一个“名词”, 是掩饰“暴力”借口 。 现在我们的自我日益觉醒, 开始寻找作为一个单纯的主体的爱 。
爱, 是完整的我爱完整的你;爱, 是引人向善
【七夕特辑】你知道真爱是什么样子吗?

文章插图

柏拉图借阿里斯托芬之口, 表达了关于爱情起源的这样一个隐喻:“凡欲求自己另一半的就是在恋爱”, “同所爱的人熔为一体、两人变成一个, 早就求之不得 。 个中原因就在于, 我们先前的自然本性如此, 我们本来是完整的 。 渴望和追求那完整, 就是所谓爱欲 。 ”
“寻找另一半”的爱情观点就是从柏拉图的观点中延伸出来的, 不过大众只知道寻找另一半, 却忘记了我们生来就是完整的, 如果教育不当, 这种完整的主体性会受损甚至消失 。 如果寄希望于“另一半”来弥补内心的这种残缺, 是不具有生命力的 。 不过可惜的是,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 完整性独立性的人格教育或者说爱的教育一直是缺位的 。
爱是人的基本需求这一点毋庸置疑 。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 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便会形成一种“分裂性人格”, 这种个性的人无法沟通, 丧失了亲密关系能力, 无法感受生命 。 个性冷淡、疏离具有强烈的优越感, 这种特性有时候会迸发成强烈的侵略性行为 。 所以这个时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多, 而人情味越来越少 。
我们大多数是缺爱的, 是缺乏爱的能力的 。 不会爱的父母老师又如何培养出懂爱的下一代呢?
爱的本质是引人向善, 促进彼此成为更好更完整的自己 。 而非用对方来填补自己的空虚 。 如果你内心有一个地方空了一块, 什么都无法将其填满, 千万不要幻想有个爱人能使你完整, “这一生被人收藏好, 妥善安放, 细心保存 。 从此免你惊, 免你苦, 免你四下流离, 免你无枝可依 。 ”这种爱会不断消耗施爱者的能量, 不过话说回来, 也养活了那么多青春疼痛爱情小说 。 好的爱, 是能够在对方心中激起同样的爱的, 如果一份爱无法激发对方心中的爱, 这爱便是没有生命力的 。 爱情或者婚姻, 如果不能使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么宁可不要 。 在爱当中, 相互依赖比单方面的依赖要好, 爱是对对方的接受而非占有 。
如果你的内心已经缺了一块, 也无需怨天尤人, 因为我们都如此, 那些艺术家们不是就把这种缺憾升华为艺术品了么?只是要在心里清楚, 完整和统一的内在不要在对方身上寻找, 不要把对方当作填补自己空虚的工具, 以爱情的名义 。 当然这句话有些绝对, 因为很多时候你也是自己内心空虚的牺牲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