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原文、作者( 三 )


严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朝廷对皇帝,对人生对社会作出一些阴暗的结论 。与他的许多寄梦诗不一样,在深夜,万籁俱寂时,作者眼前没有现实生活的情景搅扰,可以对着旷远的星空和雨夜任意地幻想,说任何放言达词 。而身在繁荣帝都,作者却身不由己 。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 。作者是时刻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 。但他既不能高唱,又无法托情梦,只好借春色说愁绪,把春天写成了无情之物 。
可以说《临安春雨初霁》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另一方面,作者除了在战场上、幕帐中和夜空下高唱报国之外,偶尔也有惆怅徘徊的时候 。在几乎同时所作的《书愤》中,作者就截然不同地表现了一贯的豪情 。《书愤》在一定意义上是作者对自己悲壮一生的总结 。“早岁那知世事艰”,却终有胆量说“千载谁堪伯仲间”,把一生留给历史公断 。《临安春雨初霁》、《书愤》的比较可以显现出诗人感情思想的一个短时期的反复 。陆游毕竟是陆游,他不会永久地停留在“闲”“戏”之上的 。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表达于诗文,终于又被以“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 。他的绵绵“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发展成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疾风暴雨 。
一个诗人的性格是复杂的,一个始终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烈士,也难免间或惆怅抑郁 。这种抑郁惆怅与其雄奇悲壮并不矛盾 。唯其抑郁惆怅得苦不堪言,才有更强烈的情怀的喷发 。诗中一开头就道“世味薄似纱”,正是作者对现实的否定,也体现出作者的刚直气节 。诗末拂袖而去,也是诗人对浮华帝都的不屑 。因此,透过原诗的表面,依稀仍可看见一个威武不屈的形象,这个形象才是作者真正的一贯的自己 。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淳熙十三年)春天,作者奉诏入京,接受严州知州的职务,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 。
作者 【临安春雨初霁原文、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