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怪人”形象广为流传?

自1818年玛丽·雪莱创作出科幻小说《科学怪人》以来 , 大众对科学技术造出怪物的恐慌就一直没有消失 。 一些文化商人正是抓住人们这一心理 , 乐此不疲地大把捞钱 。 许多科幻大片 , 不管是好莱坞、宝莱坞还是别的什么地方拍的 , 不管是惊悚片、动作片还是搞笑片、少儿卡通片 , 剧情主线通常都是疯狂科学家(或被疯狂商人操纵的科学家)有意无意制造出的恐怖生物或机器怪物 , 大大地危害了世界;接着是英雄人物挺身而出打败了怪物 , 惩罚了坏人 , 拯救了人类(顺便抱得美人归) 。 虽然这样的情节早已了无新意 , 但观众总是愿意买账 。 这些“反思科技”的科幻作品——依赖当代先进的电影科技拍出来的——所传递的怪诞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概念 , 以刻板的形式一代又一代误导人心 。 科学怪物、白衣怪博士、疯狂科学家、操纵科学研究的邪恶集团……这些广为流传的形象 , 对20世纪的数次反科学运动或多或少都有刺激作用 。 这就是“科技恐惧症” 。

所谓科技恐惧症 , 又名技术恐慌 , 洋名technophobia , 指的是人们恐惧技术对社会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 即认为某项或总体的科学技术是可怕的、恐怖的、不可控或反自然的 , 会带来巨大的污染、破坏美好生活、摧毁人际关系甚至毁灭全人类 , 应予以限制或者禁止 。 比如反对电脑的使用、反对手机的普及、反对转基因技术应用、反对机器人研究开发、反对建设PX工厂、反对和平利用核能、反对中大型水利工程 , 以及过去的反对修铁路、反对用电、反对拍照、反对进行外科手术 , 等等等等 。 科技恐惧症患者有一个共同症状 , 就是会以各种稀奇古怪或荒谬可笑的理由来反对科学、反对新技术 , 不愿相信或不能听取专业人士的介绍 , 却相信各式各样的谣言 。
为什么人们会恐惧科技呢?原因当然很复杂 , 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 , 有现实的、历史的因素 , 还有利益驱使下的行为 。
科学技术的力量无可比拟 , 人们无法拒绝;科技进步和探索未知的势头无法阻挡;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无孔不入、所向披靡;科技研制的武器破坏力十分惊人 , 地球上的核武器足以多次毁灭地球;近两百年来 , 历次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也与当时科技运用密切相关——这些都足以给人强大的负面心理作用 。
人们往往会夸大或渲染技术灾难的危害 , 而不会认真探讨其原因 。 比如 , 有人宁愿相信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使当地大量物种变异 , 出现大批多种巨型的食人生物 , 而不相信这不符合生物学常识;或者相信日本福岛核电站事件骇人听闻 , 却不知道这次核泄漏至今没有造成一个人死亡 , 并且 , 如果事后控制管理得当 , 这次核污染也未必会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育 。 与之相比 , 传统的火力发电站多次造成人员死亡和环境污染 , 却被民众和媒体忽略了 。 再比如当下的PX工厂 , 远比本地的小规模造纸厂要环保和安全得多 , 经济收益、社会效益都很可观 , 但舆论热衷传播的却是“PX装置要距离居民区100公里”的谣言——PX要建在3万多平方公里的无人区里 , 这让刚建成世界最大PX工厂的新加坡情何以堪(新加坡的土地面积仅有716.1平方公里) 。
科技发展的快速化、高度专业化 , 其理论、其新技术运用 , 需要人们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才好理解 。 那么 , 让普通人出现科技恐惧症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对科技的不了解
普通人对科技不了解是染上科技恐惧症最根本的原因 。 对科技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 , 就不知道风险可控、不知道应对方法 , 因而胡思乱想、听信谣言 , 多疑、多虑乃至恐慌 , “杞人忧天”的事也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