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什么书

【三国志是什么书】

三国志是什么书

文章插图
《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 , 与《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并称前四史 。《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 , 更是一部文学巨著 。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 , 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 。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 。《三国志》成书年代不能确定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 , 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 , 此三书当是他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 , 由其自采资料 。《三国志》以曹魏为正 统 , 魏志列 在全书之首 , 称曹操、曹丕、曹睿为帝 。吴、蜀君主即位 , 都记明魏的年号 , 以明正朔所在 。东吴只有孙权称主 , 孙亮等都称名 。这是因为晋朝受禅于魏 , 晋的史家尊重本朝的合法性 , 就必须以魏为正统 。孙吴为晋所灭 , 孙皓乃晋之降臣 , 因而如此处理 。蜀汉刘备父子称先主、后主 , 不同于孙吴 , 多少反映陈寿对于蜀汉的故国之思 。前人责难陈寿 , 说他向丁仪、丁廙的儿子乞米不得 , 因此不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有憾于诸葛亮 , 所以说他将略非长 , 无应敌之才 。实际这些责备缺乏根据 。丁氏兄弟附见王粲传 , 而诸葛亮传中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 , 还收录了亮集目录 , 为全书特例 。说诸葛亮将略非其所长 , 当时其他人已有类似评论 , 而且也是公允的 。但《三国志》对于晋朝皇室的叙述时有曲笔 , 对于魏晋禅代之际司马氏的所作所为 , 尤其显然加以粉饰 , 多所回护 。三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关系的人物 , 以及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上有贡献的人 , 书中都记录下来 。此外也记载了国内少数民族以及邻国的历史 , 《魏志.倭人传》就是日本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国志》没有关于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志 , 是一个缺陷 。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 , 比较审慎谨严 , 文字也以简洁见长 , 所以前人说其书“裁制有余 , 文采不足” 。作者及注释《三国志》陈寿(233-297) , 字承祚 , 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他少好学 , 就有志于史学事业 , 对于《尚书》《春秋》《史记》《汉书》等史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师事同郡学者谯周 , 在蜀汉时任观阁令史 。当时 , 宦官黄皓专权 , 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 , 所以屡遭遣黜 。入晋以后 , 历任著作郎、治书待御史等职 。208年 , 西晋灭东吴 , 结束了分裂局面 。陈寿当时四十八岁 , 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寿写《三国志》以前 , 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 , 如王沈(?-266)的《魏书》 , 鱼豢的《魏略》 , 韦昭的《吴书》等 。《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 , 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 。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 , 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 , 编写蜀史 。《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 。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 , 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 , 加上他是私人著述 , 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 。阅读《三国志》时 , 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 , 内容显得不够充实 。陈寿没有编写志 , 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 , 只好借助于《晋书》 。陈寿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等书 , 整理编辑过《诸葛亮集》 , 可惜这些书后来都亡佚了 。裴松之(372—451) , 字世期 , 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 , 祖父时已迁居江南 。刘宋初官中书侍郎 , 奉命作《三国志注》 , 元嘉六年(429)奏上 。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 , 陈寿的书“铨叙可观 , 事多审正” , 但又指出它“失在于略 , 时有所脱漏” 。所以裴注不仅解释地理名物等 , 更主要的在于补充原书记载的遗漏和纠正错误 。同一事几家记述不同的 , 他都收录进来 , 以备参考 。对于史事和人物 , 裴注有所评论;对于陈寿议论的不当 , 裴注也加以批评 。裴注搜罗广博 , 引书首尾完整 , 不加剪裁割裂 。所引用的书达一百四十余种 , 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今天已经亡佚的 。对于三国时代历史的研究 , 裴注的重要性不下于陈寿本书 。历代研究《三国志》及裴注者很多 , 其中尤以清代人用力最多 。民国时 , 卢弼汇集历代学者对《三国志》正文和裴注所作的注释、版本校勘和考证 , 并将本人的注释和按语统一编纂为《三国志集解》 , 可供读《三国志》时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