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救救孩子”是鲁迅的激情呐喊还是无力哀叹?

无力哀叹 。
作者通过对狂人形象的描写,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
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
文章简介: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 。该文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的《新青年》月刊,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

《狂人日记》“救救孩子”是鲁迅的激情呐喊还是无力哀叹?

文章插图
写作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在中国“五四运动”结束后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 。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 。
1917年8月9日,鲁迅应钱玄同之邀,答应其为《新青年》写文章,并在1918年4月完成《狂人日记》的创作 。
在创作《狂人日记》之前,鲁迅曾经看过大约百多篇外国文学作品 。《狂人日记》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作品中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
也必然地体现了作者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
整篇作品几乎都是狂人内心世界的表白 。狂人认为周围的人都在吃人,自己也要被迫吃人或被人吃 。狂人被关起来,拒绝家人送来的饭菜,拒绝被医治,一直劝说周围人不要再吃人 。
【《狂人日记》“救救孩子”是鲁迅的激情呐喊还是无力哀叹?】直到最后狂人发现,也许自己就曾在无意中吃过自己妹妹的肉 。绝望中的狂人发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喊 。
在小说的开头“狂人日记序”中写道:“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狂人病体痊愈暗示的是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 。
在众人眼中,狂人是一个患有迫害狂恐惧症的病人,在狂人眼中,其他人才是吃人的人 。这样的不同角度和立场,深刻地揭示了病态社会的悲哀 。
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等 。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它描写了辛亥革命并未给农村带来真正的改革,并透过农村中贫穷雇农阿Q的艺术形象,影射人性的劣根性,如卑怯、精神胜利法、善于投机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