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注意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注意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这里有问号)”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这里有问号)”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颜渊》第七章)(子贡问政 。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就得到民信了 。”子贡说:“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要先去哪一项?(这里有问号)”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迫不得已,在这二者中再去掉一项,去掉哪一项?(这里有问号)”孔子说:“去掉粮食 。没有粮食不过是死,自古以来人都免不了死亡,失去民心,国家不能存在 。”)粮食、军备、民信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孔子指出这是治理国家必须注意的三个重点 。民信,即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也就是民心 。
粮食充足,人民的生活才有保证,即使荒年歉收,或者水旱天灾,粮食储备充足,人民不会挨饿,社会不会动乱 。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一个政府,要把发展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作为行政工作的重点,同时,必须建立国家粮库,增加粮食储备,在灾荒歉收年景保证民食 。孔子提的“足食”,指增加粮食生产和储备,不是年年把几百亿吨粮食去造酒 。吃光了,喝光了,遇到天灾怎么办?(这里有问号)“足兵”即充实军备,加强国防 。从西周到春秋,中国版图的四周还有一些游牧民族,如当时所称的戎、狄、夷、蛮等,在内地也还杂处一些异族部落 。他们经常入境侵略或在内地骚扰 。西周亡国,就是因为犬戎族入侵占领西部,逼得周王室迁都洛阳,从此周王室一蹶不振 。为了抵御侵略,保卫领土、主权和人民,不能不扩充军备建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
一个政府应该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从执政者到政府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由人民供养的,吃的是人民交的公粮,一切用度是人民纳的税 。用现代话说,政府靠的是税收,人民是纳税人 。增加粮食生产和储备,要老百姓生产劳动和交纳税赋;加强军备,老百姓既要纳税,又要当兵 。没有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政府的一切政令、措施行不通,如果发展到积极对抗,老百姓造反,政府垮台,国家灭亡 。
隋王朝有洛口仓,唐王朝有琼林库,里面粮米堆积如山,金银财宝满库,战将如林,铁骑如云,然而却不免国破家亡,有粮食不能吃,财宝归别人所有,因为人心一失,一切全完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是从无数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注意的三个重点是什么?】粮食、军备、民信三者都重要 。子贡问:如果不得已,要去掉一个重点,先去哪个?(这里有问号)孔子说:去掉军备 。这里说的“不得已”,指非常时期,实在这三者不能兼顾时,不能同时作为重点 。孔子说的“去兵”,是先不当重点来抓,暂缓扩充军备的意思 。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军备建设必须适合国家财力,扩充军备与发展国民经济按合理的比例统筹安排 。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国民经济让军备竞赛拖住,解决不好民生问题,一些经济和政治措施失掉民心 。有钢铁,有核武器,有宇宙飞船,其军备不谓不强,当时号称超级大国的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联盟终于还是解体了 。
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还要再去一个,去哪一个?(这里有问号)孔子回答说“去食” 。去食,当然不是大家都不吃饭,而是迫不得已时可以暂时牺牲农业生产,减少粮食储备 。为了长远的利益,不能不作暂时的牺牲,只要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万众一心,就可以渡过难关,粮食会再生产,重新储备,但若亡了国,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民心最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