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于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己亥杂诗》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 一作:人材)
2、《己亥杂诗》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 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 ,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
3、《己亥杂诗》赏析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
全诗层次清晰 , 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 , 写了万马齐喑 , 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万马齐喑” , 比喻在清朝统治下 , 人们不敢讲话 , 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 。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 , 首高八尺 , 龙颅而风骨 , 虎背而豹章 , 出东华门 , 入天驷监 , 振鬣长鸣 , 万马齐喑 。”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 , 用一“哀”字 , 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 , 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 , 但是仕途的失意 。政治主张的破灭 , 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 。
第二层 , 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 , 腐朽的现状 , 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
第三层 , 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 , 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 , 只有这样 , 中国才有希望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 , 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 , 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 。“天公” , 即玉皇 , 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 。诗人揭露时弊 , 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 , 诗末自注云:“过镇江 , 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 , 祷祠数万 , 道士乞撰青词 。”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 , 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 , 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 。“不拘一格” , 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 远大的目光 , 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当时的清政府 , 腐朽无能 , 内忧外患 , 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 , 虎视耽耽 , 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 , 瓜分风潮 , 迫在眉睫 , 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 , 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 , 是无济于事的 , 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 , 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 , 共挽即倒的狂澜 , 将倾的大厦 。“劝”字 , 颇具积极意义 。它是奉劝 , 而不是乞求 , 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 , 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
推荐阅读
- 哀故单良能先生原文、作者
- 公子重耳对秦客原文、作者
- 怀旧诗伤王谌原文、作者
- 空山不见人下一句 鹿柴原文及翻译
- 重九日同修颙惠云二禅师游浮山访洪琏长老原文、作者
- 次韵仲弟独游惠山古风原文、作者
- 次韵公实七月一日雨感怀二首其一原文、作者
- 送詹意友之潮阳扶其父祖旅榇还闽二首其一原文、作者
- 段太尉逸事状原文与翻译 文言文段太尉逸事状原文与翻译
- 题方兴化茔舍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