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 历史深处

千百年来 , 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和金沙江的幽深峡谷之间 , 在川、滇、藏三省交汇的“大三角”的原野丛林之中 , 盘曲延伸着一条神秘的古道 。 这条古道从四川的雅安出发 , 经飞仙关 , 过始阳 , 走天全 , 出禁门关 , 翻二郎山 , 过泸定 , 至康定 , 到西藏 , 然后进入尼泊尔 。 古道险窄幽深 , 斗折蛇形 , 曲曲折折 , 这就是与“丝绸之路”齐名天下的“茶马古道” 。
茶马古道 , 不仅是世界上地势最高 , 地理形态最为复杂的商业要道 , 它更是中外文化交流、文明传播的通道 。
四川、云南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 , “天全边茶”享誉蜀中 。 与盛产茶叶的川蜀地区唇齿相依的藏族同胞世世代代对茶叶却是十分的渴求 , 在汉文史料中多有藏人“嗜茶如命” , “艰于粒食” , “以茶为命” , “如不得茶、非病即死”之类的记载 。 藏族民族中也有“汉家饭裹腹、藏家茶饱肚” , “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 虽然对茶情有独钟 , 但由于酷寒的高寒气候 , 茶叶根本无法种植 , 只能依靠于川、滇茶叶入藏供饮 , 中原地区少有马匹 , 纵有些许 , 也皆体弱质差 , 而地处高原地段的西藏康巴正好盛产良马 , 这种出产与需求的互补 , 促使两个伟大的民族走到了一起 。 于是“茶马互市”诞生了 。
“茶马互市”的诞生 , 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时期 。 当时 , 茶叶用作饮料 , 在全国各地皆为常事 , 而藏族同胞 , 尚未大饮 。 虽此前贞观十一年文成公主下嫁给藏王松赞干布 , 就带来了大批茶叶 , 其后亦有茶叶进入藏区 , 然而其清新明目 , 健脾养胃 , 祛劳提神的功效非常人皆知 , 因而饮茶之习惯尚不得善遍 , 全民饮用当推至后期 。 当然也是从官至民 。 唐代作家李肇在《国史补》中写道:唐朝使者常鲁公出使吐蕃 , 常在篷中烹茶 , 吐蕃赞普见后问道“此为何物?” , 常答:“此为解渴去烦之物 , 名‘茶’” , 赞普细察 , 笑曰‘吾亦存焉’ , 遂令从人取出大筐 , 常观 , 果为茶耳 , 皆为徽、闽、川之良物 , 然赞普不能用 。 后 , 常示之 , 且言其妙 , 至此 , 赞普饮之 , 藏胞亦然 。 ”由此可见 , 当时吐蕃势力强大 , 虽然存有大量的从外地搜罗或他人赠送作为珍贵礼物的茶叶 , 但除了极少赞普饮用外 , 常人大都不知道如何饮用 , 而从常鲁公在民间传以饮用之术后 , 喝茶的习惯也就给了藏民 , 茶文化开始进入藏区 。 藏民喝茶 , 汉民售之 。 茶马互市的兴起 , 无疑促进了藏汉经济的交往 。 唐朝在许多地方都设置了“茶马司” , 作为市场管理机构 。 宋代开始 , 朝廷常与辽、金交战 , 所需军马更多 , 宋便将茶马交易作为一种手段 , 用以结善并控制西北各夷 。 当时 , 朝廷将茶叶的销售分为官茶和商茶 , 前者由机构采购交易 , 后者由茶商向户部纳税交易 。 但须限定数量和地域 , 明清两代大体沿袭旧制 , 只是到了清代晚期才将茶叶向民间开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