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作者( 五 )


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 ,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 , 层层推进 。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 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三者之间的比较 , 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 , 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 ,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 , 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相同 , 语气十分肯定 , 斩钉截铁 , 不容置疑 。
第二段 , 论证“天时地利人和” 。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 , 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 。“三里之城 , 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 , 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 。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 , 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 , 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 , 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 , 军心涣散 , 必然失败 。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
第三段 , 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 , 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 , 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结果却“委而去之” , 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 , 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 , 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 , 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
以上三段 ,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 , 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 。最后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 , 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 , 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主张 , 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 , “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 , 即“人和” 。(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 , 人心归顺 , 所到披靡 , 失人心者 , 人心相悖 , 不攻自溃 。因而 , 最后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
文章脉络清晰 , 结构严谨 , 气势通畅 。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 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在这里 , 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 。那么 , 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 。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 , 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著名论断 。《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 攻亲戚之所畔 , 故君子有不战 , 战必胜矣 。”这里的“畔”字通“叛” , 是背叛、反对的意思 。这段话是说 , 对得道的人 , 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 , 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 , 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 , 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 , 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 , 要么不战 , 一战必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