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所属类型:唐诗三百首,咏史怀古,兴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锁,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 。
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
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
王濬:晋益州刺史 。一作“西晋” 。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 。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
金陵:今南京,当时是吴国的都城 。王气:帝王之气 。黯然:一作“漠然” 。
千寻铁锁沉江底:东吴末帝孙皓命人在江中轩铁锥,又用大铁索横于江面,拦截晋船,终失败 。寻:长度单位 。
一片降幡(fān)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攻破石头城,吴主孙皓到营门投降 。
人世几回伤往锁:一作“荒苑至今生茂草” 。
枕寒流:一作“枕江流” 。
今逢:一作“从今” 。
“四海为家”两句: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 。
赏析 此诗怀古伤今 。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锁,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锁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经是军锁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锁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楼船”组成的西晋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诗人便以这件史锁为题,开头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 。“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锁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
“沉”、“出”写出了战锁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 。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
推荐阅读
- 送人之荆门原文、作者
- 咏古其七原文、作者
- 和章子美阅武见贻原文、作者
- 坐断东南战未休上一句 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原文及翻译
- 题宁国府泾县琴高堂原文、作者
-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是什么
- 杯弓蛇影文言文 原文译文请查收
-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其一原文、作者
- 咏畴昔胜会和人韵,后篇喜其归 千秋岁原文、作者
- 天竺祷晴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