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原文、作者( 二 )


张先特别擅长于攫取具有特色的景物来抒发感情,此词则始终围绕颜色运思,并用以穿针引线,贯穿全篇 。词之上片着眼于颜色的绿与绿之相同,使空间隔绝的近处芳草与远方行人相连结,使时间隔绝的此日所见与昔日所见相沟通,从而使楼前景与心中情融会为一,合为词境 。下片着眼于颜色的新旧差异,使回忆中的昔时之袍与想像中的此日之袍相对照,使身上衣与境中人相类比,使容颜之老与花草之新形成反比 。上片因“忆郎”而“上层楼”,因“上层楼”而见“楼前芳草”,因芳草之“绿”而回忆郎袍之“绿”,再因去时之“袍”而想到风飘之“袖” 。首句与次句的两个“楼”字,紧相扣合;次句与第三句的两个“绿”字,上下钩连;第四句的“袖”字固与第三句的“袍”字相应,句中的“回头”两字也暗与第三句的“去时”两字相承,针线绵密,过渡无痕 。下片虽另起新意,却与上片藕断丝连 。因三、四两句回忆起去时之袍,过片两句就进一步想象此时之袍;过片两句的上、下句间,则是因衣袍之“旧”而致慨于“颜色非长久” 。接下来的两句,更因袍色之不长久而想到“镜中春”也不长久,再回溯上片“芳草年年绿”句,而有感于不如花草之年年常新 。通篇脉络井然,层次分明 。
作者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 。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 。晚年退居湖杭之间 。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 。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