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溥嗜学具有哪些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赏析

经典文言文赏析 | 张溥嗜学
原文:
溥幼嗜①学,所读书必手钞②,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③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皴④,日沃⑤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以此也 。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⑥立就,以故⑦名高一时 。
注释:

  1. 嗜:特别爱好 。
  2. 钞:同“抄”,誊写 。
  3. 已:停止 。
  4. 皴(cūn):皮肤因受冻而裂开 。
  5. 沃:浸泡 。
  6. 俄顷:片刻,一会儿 。
  7. 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即因此、所以 。
译文:
张溥从小喜欢学习,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完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然后又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
张溥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上长了老茧 。冬天手被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泡好几次 。后来张溥把书房命名为“七录”,就是根据这个而来 。
张溥写诗撰文思路灵敏,动作迅速,面对各方来索取诗文的人,张溥连草稿也不打,在客人面前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 。
张溥嗜学具有哪些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赏析

文章插图
【张溥嗜学具有哪些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赏析】文言知识:
张溥嗜学具有哪些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赏析

文章插图
一、说“已”:“已”在文言文中有以下常见释义 。
1.指“停止” 。如《荀子·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又如,成语“死而后已” 。
2.指“已经”,表示过去 。如“事已至此”,“木已成舟” 。
3.指“后来,不多时” 。如“已而”,“已忽不见” 。
4.指“太,过” 。如《五人墓碑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
二、说“俄顷”:
“俄顷”的意思是“片刻,一会儿”,表示时间短暂 。
意思相近的词还有:俄而、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顷刻等 。
文化常识:
古代名人的书斋名:
张溥,是崇祯四年进士,明朝晚期文学家,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记》等 。
上文中所说的“七录七焚”,被人们传为佳话 。张溥更是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 。
张溥嗜学具有哪些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赏析

文章插图
古时,文人墨客常常给自己的书斋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用以体现自己的品位和追求 。
下面就介绍几位名人的书斋名和来历 。
陋室——唐代“诗豪”刘禹锡的书斋名 。
刘禹锡的书斋布置朴素简陋,诗人在这里写出了千古绝唱《陋室铭》 。
刘禹锡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大儒扬雄的“云亭”相提并论,表现出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 。
老学庵——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斋名 。
陆游曾说:“予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故取名“老学庵”,以此激励自己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 。
张溥嗜学具有哪些道理 张溥嗜学文言文赏析

文章插图
诚斋——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书斋名 。
杨万里非常尊敬力主抗金而遭贬的张浚,曾三次前往拜见 。
可是,张浚闭门谢客,三次不见 。杨万里只得写信求见,张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接见了他,并勉励他凡事要正心诚意 。杨万里深为钦佩,便把书房命名为“诚斋” 。
聊斋——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书斋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