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 。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
文章插图
1、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古诗带拼音版x韓g jūn jiǔ r?sī ch醤g ān g?yu醤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t醤g d鄆:c閚 shēn
唐代:岑参
qi醤g y?dēng gāo q?,w?r閚 s騨g jiǔ l醝。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y醥 li醤 g?yu醤 j?,yīng b鄋g zh鄋 chǎng kāi。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古诗带拼音版】
文章插图
2、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翻译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
注释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
强:勉强 。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
怜:可怜 。
傍:靠近、接近 。
文章插图
3、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赏析鉴赏
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 。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 。岑参这首诗则不然 。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 。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 。"强欲登高",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 。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 。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 。长安被安、史攻陷,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其收复在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 。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 。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 。
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 。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 。久之,逢弘(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陶潜居宅,有人送酒 。诗人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 。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 。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 。“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 。“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 。“应傍战场开”,沈德潜说可悲在“战场二字” 。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岂不可悲可叹!结句把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所以最为“可悲” 。
推荐阅读
- 九日王勃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九日王古诗全文翻译
- 次韵九日四首其三原文、作者
-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 越上九日感怀七首呈韩明善先生其三原文、作者
- 九日将至次韵原文、作者
- 戊戌仲冬九日陈其年初过塞庐宴集即席限韵原文、作者
- 岑参的拼音读法是什么 岑参怎么读
- 虞美人其一九日,同姚庸庵、张德远、左夔友诸君,泛湘湖登越王城,和庸庵韵。原文、作者
- 文山道人事毕壬午腊月初九日原文、作者
-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