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定义及关系

1、本体论(Ontology),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 。“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 。
此词由ont(?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 。ont源出希腊文是on(?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 。
2、认识论(epistemology)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 。
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长久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
联系: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回答,它决定着认识论与价值论的基本性质和取向 。
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唯物论,其认识论的观点只能从物质这个本原出发,因此主张具有客观物质性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 。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定义及关系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一、本体论研究历程
“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 。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 。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 。
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 。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 。
二、认识论研究历程
20世纪70年代, William Perry首先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认识论信念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在此之后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个体有关知识和知识获得的信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将其统称为个人认识论的研究 。
尽管不同研究者对个人认识论的理解有所不同,采用的术语也有所差异,但他们所研究和强调的核心却是一致的,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 。
主要包括有关知识结构和知识本质的信念和有关知识来源和知识判断的信念,以及这些信念在个体知识建构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调节和影响作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体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认识论
【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定义及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