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2的编码码流

序列指构成某路节目的图像序列,序列起始码后的序列头中包含了图像尺寸,宽高比,图像速率等信息 。序列扩展中包含了一些附加数据 。为保证能随时进入图像序列,序列头是重复发送的 。
序列层下是图像组层,一个图像组由相互间有预测和生成关系的一组I、P、B图像构成,但头一帧图像总是I帧 。GOP头中包含了时间信息 。
图像组层下是图像层,分为I、P、B三类 。PIC头中包含了图像编码的类型和时间参考信息 。
图像层下是像条层,一个像条包括一定数量的宏块,其顺序与扫描顺序一致 。MP@ML中一个像条必须在同一宏块行内 。
像条层下是宏块层 。MPEG-2中定义了三种宏块结构:4:2:0宏块4:2:2宏块和4:4:4宏块,分别代表构成一个宏块的亮度像块和色差像块的数量关系 。
4:2:0宏块中包含四个亮度像块,一个Cb色差像块和一个Cr色差像块;4:2:2宏块中包含四个亮度像块,二个Cb色差像块和二个Cr色差像块;4:4:4宏块中包含四个亮度像块,四个Cb色差像块和四个Cr色差像块 。这三种宏块结构实际上对应于三种亮度和色度的抽样方式 。在进行视频编码前,分量信号R、G、B被变换为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Cb、Cr的形式 。4:2:2格式中亮度信号的抽样频率为13.5MHz,两个色差信号的抽样频率均为6.75MHz,这样空间的抽样结构中亮度信号为每帧720x576样值,Cb,Cr都为360x576样值,即每行中每隔一个像素对色差信号抽一次样,如图3所示,○代表Y信号的抽样点,×代表Cb,Cr信号的抽样点 。
4:4:4格式中,亮度和色差信号的抽样频率都是13.5MHz,因此空间的抽样结构中亮度和色差信号都为每帧720x576样值 。而4:2:0格式中,亮度信号的抽样频率13.5MHz,空间的抽样结构中亮度信号为每帧720x576样值,Cb,Cr都为360x288样值,即每隔一行对两个色差信号抽一次样,每抽样行中每隔一个像素对两个色差信号抽一次样 。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计算出,4:2:0格式中,每四个Y信号的像块空间内的Cb,Cr样值分别构成一个Cb,Cr像块;4:2:2格式中,每四个Y信号的像块空间内的Cb,Cr样值分别构成两个Cb,Cr像块;而4:4:4格式中,每四个Y信号的像块空间内的Cb,Cr样值分别构成四个Cb,Cr像块 。相应的宏块结构正是以此基础构成的 。
宏块层之下是像块层,像块是MPEG-2码流的最底层,是DCT变换的基本单元 。MP@ML中一个像块由8x8个抽样值构成,同一像块内的抽样值必须全部是Y信号样值,或全部是Cb信号样值,或全部是Cr信号样值 。另外,像块也用于表示8x8个抽样值经DCT变换后所生成的8x8个DCT系数 。
在帧内编码的情况下,编码图像仅经过DCT,量化器和比特流编码器即生成编码比特流,而不经过预测环处理 。DCT直接应用于原始的图像数据 。
在帧间编码的情况下,原始图像首先与帧存储器中的预测图像进行比较,计算出运动矢量,由此运动矢量和参考帧生成原始图像的预测图像 。而后,将原始图像与预测像素差值所生成的差分图像数据进行DCT变换,再经过量化器和比特流编码器生成输出的编码比特流 。
可见,帧内编码与帧间编码流程的区别在于是否经过预测环的处理 。

MPEG-2的编码码流

文章插图
【MPEG-2的编码码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