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里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名人传》里贝多芬的性格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文章插图
《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 , 在文学领域内一直被奉为经典 , 从首次出版到现在 , 其具有的独特价值让“人们似乎从中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 因此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书”之一 。《贝多芬传》主要叙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不平凡的一生 , 作者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和饱含激情的文字 , 向人们描绘着贝多芬的成才之路……贝多芬是被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家 , 他之所以拥有如此崇高的荣誉 , 关键在于他的作品以及他作品独特的震撼力 。贝多芬自幼不幸 , 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 , 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 , 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 , 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 。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 。1878年 , 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访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 。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 , 当场对他人说:请注意 , 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 。可惜 , 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 , 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 , 且很快地离开了人世 。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 , 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 , 其中一次是出天花 , 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 , 革命的精神传遍欧洲 , 也占据了贝多芬的心 。贝多芬亲身经历与耳儒目染的成长过程决定了他世界观的形成 。众所周知 , 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 , 容貌丑陋 , 而且一直患有重病 , 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 , “谁也无法战胜我 , 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在悲苦的日子里 , 贝多芬从事于谁歌欢乐的事业 , 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 , 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地拽了回来 。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 , 战胜恶劣的命运 , 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主题 。《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 , 也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1924年的一天 , 《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 , 贝多并亲自担任指挥 ,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广大听众面前 , 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场面之热烈 , 几乎难以形容 , 演出结束时 , 由于耳聋 , 贝多芬听不见雷鸣的掌声 , 女歌唱家温葛尔含着热泪跑上去握他的手 , 扶他转过身来面对观众 , 使他看到热烈的场面 。据说在奥地利 , 即使皇帝出场 , 按习惯也只享有三次鼓掌利 , 而这一次 , 贝多芬却获得了五次鼓掌欢迎 。这一次 , 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幸福的顶点 。因为他亲自为人们返歌了欢乐 , 也为战胜了人类的平庸迈出了一大步 。贝多芬与海顿、莫扎特生活在同一时代里 , 然而他的音乐所达到的崇高境界却使人感到好象生活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当然 , 他也是大量从前辈大师那里汲取营养 , 经过消化、吸收与提高才取得了成就 。他不仅集维也纳古典音乐之大成 , 而且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自巴洛克时期以来的音乐精华 , 所以他成为了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 , 成为世界公认的欧洲音乐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 。贝多芬的创作之路持续了35年之久 , 为了达到完美的境界 , 他进行了不断的奋斗 。他在事业进入到最后阶段时说到:“我感到好象只写过几首乐曲 。”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谦逊的 。贝多芬曾经为歌德著名的剧作《爱格蒙特》谱写过舞蹈配乐 , 但贝多芬看不惯歌德在贵族面前卑躬屈膝的表现 , 尽管他依然对歌德充满着崇敬之情 。可是傲慢的歌德始终不能原谅贝多芬对他的当面批评 , 对贝多芬 , 歌德总是冷淡的 , 甚至是无情的 。其中有一次 , 贝多芬晚年正好贫困交加之中 , 便写信向歌德求救 , 望他促成魏玛公爵预定他呕心沥血写成的《庄严弥撒》以换取稿费 , 而得不到歌德的回答……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 , 贫穷、残废、孤独 , 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 正如他那句誓言:“由痛苦换来欢乐 。”一九三六年 , 他在着手他的巨著的第三部《复活之歌》的创作的时候写道:“我们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 , 在这期间 , 我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 , 而且了解了一个人--人们--的生平……现在 , 为了一块面包 , 我们已经不能把贝多芬这一个人看成是想象中的英雄 , 看成是由不锈钢铸成的具有倔强性格的英雄 。他--就象所有的人 , 哪怕是英雄 , 一样经历过乏味生活 , 是某些身份不同的人和可以说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战场 。”生活的条件 , 坏境的压力使人也决不可能摆脱内心斗争 。“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 , 因为众所周知 , 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 。”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 。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 , 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 。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 , 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 , 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 。尽管他满怀共和主义激情 , 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 。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 。“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 , 给自己插上翅膀 , 飞向……系在双脚 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 , 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 。在那里 , 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贝多芬许多个人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这一点造成的 。对他来说 , 有钱就意味着相对减少依赖 , 因此他为了一个铜板就能固执地讨价还价 。对他来说 , 贵族身份是一种避免受别人鄙视的工具 , 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 , 因为那些不敬重贝多芬这个作曲家的人 , 却很敬重贝多芬这个贵族身份 , 因而当有人对他贵族身份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 , 他就会大发雷霆 。他的革命信念帝国警察局知道得十分清楚 。这使他始终担心会遭到迫害 。因此 , 为了避免遭受迫害 , 他有时克制住对巴结奉承的厌恶 , 在自己毫无天赋的学生和庇护者鲁道夫大公面前说上许多恭维话 。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 , 罗兰一味反复地说:"天才的这些错误和失败不应该把我们的眼睛遮住 , 使我们看不到他的伟大 。这仅仅是对时代作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 。确实 , 罗兰在这里指出的有关贝多芬个性的新观点 , 同他《名人传》原先的构思是不矛盾的 , 而只是对这一构思作了更明确的修改 。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艺术家痛苦的深度 , 同时也看到了艺术家道德的伟大 , 因为艺术家善于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内在的人的本质 , 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创作天才 , 使其不受有害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