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感怀 。
“二十余年如一梦 , 此身虽在堪惊 。”作者在政和三年(1113年)做官后 , 曾遭谪贬;特别是靖康之变 , 北宋沦亡 , 他逃到南方 , 饱尝了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残酷的现实和往昔的一切形成鲜明的对照 , 很自然会有一场恶梦的感触 。这两句概括了这段时间里国家和个人的激剧变化的情况 。这里 , 作者以饱蘸着久历艰难和劫后余生的血泪的笔触 , 写下这感慨深沉的诗句 , 发人深思 , 启人遐想 。经历了国破家亡 , 战事连连之后 , 曾在一起吟诗饮酒的豪杰们如今散落各方 , 九死一生 , 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油然而生 。
接着写道:“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 , 渔唱起三更 。”“闲登”句是说:我闲散无聊地登上小阁 , 观看这雨后新晴的月色 。这旬点题 , 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 。“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 , 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 , 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古今多少事 , 渔唱起三更 。”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 , 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 。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 , 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 , 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这是低沉的感叹 , 软弱的呻吟 , 无能为力的自我表白 。这种看破世情、回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 从侧面显示诗人对现实的极度不满 , 这是乱世怀古伤今的主题 。
这首词通过回忆在洛阳的游乐来抒发作者对国家沦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以对比的手法 , 明快的笔调 , 通过对旧游生活的回忆 , 抒发了北宋**后深沉的感慨 。寥寥几笔 , 勾画出来的自我形象相当丰满 。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 , 时年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北宋灭亡 , 陈与义流离逃难 , 艰苦备尝 , 而南宋朝廷在播迁之后 , 仅能自立 , 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 , 百感交集 , 不禁感叹今昔巨变 , 写下了这首词 。
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原文、作者】这首《临江仙》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或1136年(绍兴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 , 当时作者四十六或四十七岁 。陈与义是洛阳人 , 他追忆起二十多年前的洛阳中旧游 , 那时是徽宗政和年间 , 当时天下太平无事 , 可以有游赏之乐 。其后金兵南下 , 北宋灭亡 , 陈与义流离逃难 , 备尝艰苦 , 而南宋朝廷在南迁之后 , 仅能自立 , 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 , 真是百感交集 。但是当他作词以抒发此种悲慨之时 , 并不直抒胸臆 , 而且用委婉的笔调唱叹而出(这正是作词的要诀) 。上片是追忆洛中旧游 。午桥在洛阳南 , 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二句 , 的确是造语“奇丽”(胡仔评语 , 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四) , 一种良辰美景 , 赏心乐事 , 宛然出现词人心目中 。但是这并非当前实境 , 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再现而已 。刘熙载说得好 , “陈去非……《临江仙》:‘杏花疏影里 , 吹笛到天明’ , 此因仰承‘忆首’ , 府注‘一梦’ , 故此二句不觉豪酣转成怅悒 , 所谓好在句外者也 。”(《艺概》卷四)下片起句“二十馀年如一梦 , 此身虽在堪凉 。”一下子说到当前 , 两句中包含了二十多年无限国事沧桑、知交零落之感 , 内容极充实 , 运笔也极空灵 。“闲登小阁”三句 , 不再接上文之意进一步抒发悲叹 , 而是直接去写 , 作者想到国家的兴衰自己的流离失所 , 于是看新晴 , 听渔唱 , 将沉重悲愤的情感转化为旷达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