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的采邑制和分封制有什么区别

【西周时期的采邑制和分封制有什么区别】

西周时期的采邑制和分封制有什么区别

文章插图
西周的采邑与封国的关系正因为周人的采邑制在立国之前已经初步形成,故在武王伐纣获胜,占据了殷商王朝统领的广大东方地区时,就推而广之,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对新拓国土管理的基本制度 。同时,也成为周王朝对全部国土进行统治管理的有效措施和主要方法 。绝大多数周王的子弟,以及仕于王朝的同姓和异姓的贵族,特别是那些有功之臣,都可能有机会得到周王或上司的赏赐,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采邑 。除了周初武王、成王的大量分封外,西周时期的受封者在文献记载中比较明确的还有一些,如穆王时期的祭公谋父、造父,宣王时期的郑桓公友、秦非子等 。《史记·周本纪》载祭公谋父是周穆王时的大臣,曾阻谏征犬戎 。《集解》引韦昭曰:“祭,畿内之国,周公之后,为王卿士 。谋父,字也 。”《正义》引《括地志》云:“故祭城在郑州管城县东北十五里,郑大夫祭仲邑也 。《释例》云‘祭城在河南,上有敖仓,周公后所封也’ 。”应在今河南郑州市以北 。郑桓公友初分之郑也在畿内 。《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周宣王庶弟也 。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 。”《索隐》:“郑,县名,属京兆 。秦武公十一年初县杜、郑是也 。”《周本纪》所记相同 。《集解》引“徐广曰:‘年表云母弟 。’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 。”一般认为地在今陕西华县境内,但现在也有在陕西凤翔境内的说法⑤ 。与前两者有所不同,造父、非子均不是周室王族子孙,而是异姓他族 。《秦本纪》记载造父因善驭,为周穆王驾八骏“千里救乱”有功而“封赵城”为赵氏,地在今山西霍县,成为战国赵国的始祖 。因为非子为周王室“主马于千渭之间,马大繁息”之功,周孝王“分土为附庸,邑之秦,”地在今甘肃清水境内 。并得以复氏继祀 。在此基础上,秦人逐步发展为西垂大夫,以至后来始国并成为诸侯 。金文的记载就更多 。如《墙盘》所记微氏家族为殷遗民,归周后武王命周公为之舍寓于周 。《宜侯矢簋》所记周康王在宜,将虞侯改封于宜地,赏赐土地人民,以及弓、矢诸物,而称宜侯矢 。据有关历史文献和金文资料,我们还能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即西周时期许多人或家族的采邑并非仅有一处,而可能存在两处甚至多处 。也就是说一个人因为功绩的大小,或者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等原因,往往有初封,以及后来的益封或改封,本人或其家族成员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获得采邑 。《礼记·王制》所说“方伯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县内”虽可能并不尽然,但从《左传》记载郑与鲁易枋、许田的故事,还是能看出确存在这样的事实 。《周本纪·索隐》:谓“枋是郑祀太山之田,许是鲁朝京师之汤沐邑,有周公庙,郑以其近,故易取之” 。《正义》杜预云:“成王营王城,有迁都之志,故赐周公许田,以为鲁国朝宿之邑,后世因而立周公别庙焉 。郑桓公友,周宣王之母弟,封郑,有助祭泰山汤沐邑在枋 。郑以天子不能复巡狩,故欲以枋易许田,各从本国所近之宜也 。恐鲁以周公别庙为疑,故云已废泰山之祀,而欲为鲁祀周公,逊辞以求也 。”《括地志》云:“许田在许州许昌县南四十里,有鲁城,周公庙在城中 。枋田在沂州费县东南 。”说明鲁在国境外还有受赐的采邑,并建有周公庙,郑也有靠近泰山的采邑 。名称虽是“汤沐邑”或“祀田”,其实际也是采邑的性质 。但到东周由于王室衰微,无力进行巡狩和祭祀泰山等重大活动,诸侯们为了就近管理的方便,就可以互相易换了 。估计这些田地的范围可能也不是很小,不然就不值得要当作重要的事记载下来了 。再如秦非子初为附庸,受封采邑于秦 。至其四世孙庄公破西戎,为西垂大夫,周宣王增加赐予其先大骆所居地犬丘,地可能在今甘肃礼县东北部⑥ 。以及《大克鼎》载周王赐给克的康、匣等多处田地,宜侯由虞改封于宜等均可对此说明 。还有郑桓公徙民洛东,虢、郐献十邑而居之等 。无论是在灭商之前,还是在西周建立以后,以上例证体现的都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王室所有制 。分配形式则是周王据具体情况赏赐采邑,呈现的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图景 。正好可以印证《国语》记载周襄王所说的,“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 。” 虽然,从三年《卫盉》、五祀《卫鼎》等铜器铭文可以了解到西周中期已经出现了土地交易的现象 。但参加交易的人员有王室大臣,说明其活动仍要得到王室的认可,并不是个人之间的私下交易,还不能认为当时已经存在实际意义上土地私有或买卖问题 。宣王十八的《吴虎鼎》是西周晚期的标准器,记载吴虎在接受其先祖或同族的土地时,不仅有大臣参与四至勘界,还有周宣王重申的厉王命令,就是最好的证明 。毕竟当时地广人稀,一直到西周晚期周王室仍有田地可以赐人 。甚至到了春秋中期,《左传》还记载周襄王曾赐四邑之地给晋文公 。这些赐田的性质,主要是作为姬周王族和异姓贵族的采地,即采邑 。从理论上讲,各级贵族只拥有这些土地的使用权,并无所有权 。所以,一旦有过错,王室就有权予以追夺 。故武王去世后管叔、蔡叔挟武庚作乱,被杀或被迁,即是其例 。后蔡叔子胡率德改行,又得复封于蔡 。不过,像这样的例子,在整个西周时期也还是比较罕见的 。绝大多数封地均成了各家私产,子孙传袭,世代继承,文献和金文中常见的西周及东周世族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些家族在其采邑上建起了宗庙,形成都邑,多数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大小不等的封国 。正如《史记·外戚世家》所说的“家化为国,不变其姓”,这也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将国称为“国家”的历史根源 。但在西周却没有称其为国的证据,只有赐某人以“某田”或“采”,邑名后缀以国是晚出的说法 。所以,周代封国实始于周天子分赐的采邑,因采邑及封国曾受过周王的册命,从礼制讲还是周天子统属,故其封国之君主,仍是王臣 。在封国之内,国君同样也可以把土地分赐给自己的子弟、属臣,作为采邑 。《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东徙其民雒东,而虢、郐果献十邑,竟国之” 。时在西周灭亡前两年,虢、郐有邑献郑,可以说明之 。再说,周初封鲁的殷民六族,封唐叔的怀姓九宗等,也不大可能都居于一邑之内,很难想象让其都邑外方百里封地的范围,不设置任何进行控制经营的居址邑落 。所以,西周诸侯国内无采邑的认识呵能是有些偏颇 。但这类采邑并不称国,而只称邑,受赐者只是采邑主,属于封国之大夫,一般不是王室的大臣 。由此就可以明白《礼记》所说“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的道理所在了 。而如果是封国内的采邑,由于没有得到周天子赏赐册命,即使发展壮大,富可敌国,势并诸侯,但仍不会被视之为国 。其主人仍为封国之卿士,要跻身国君的行列,尚需要周天子的册命认可,否则就难以得到世人的承认 。所以,《秦本纪》载周平王是在秦襄公等诸侯的护送下东迁的,岐、丰故地已根本无力恢复,但他仍可堂而皇之地封秦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 。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甚至到了战国之初,韩、赵、魏三家已将晋国土地瓜分殆尽,原来的宗主国国君晋幽公反朝于三卿,但还需要天子名义上的册封,有了周威列王的赐命才得为诸侯⑧ 。可见周天子为天下土地之主的观念,确实是根深蒂固的 。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分封之制虽说是为了“公侯伯子男,各有宁宇”,但实质还是为了巩固屏护姬周王朝的统治 。《左传·定公四年》所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的话,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由于周天子不断赏田赐采,以至到头来无地可赐,结果则是权威丧失,其统治也就难以为继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