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音江却认为,把消字号纳入药监部门监管并不现实,因为它只是一种卫生消毒用品,并不是药品,没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能,也不能宣传任何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功效 。不能说药品管理严格,就都可以纳入药监部门管理 。
1月15日,“大头娃娃”事发后,南都采访人员曾就此事联系采访广东卫健委,但未得到相关回应 。
消字号产品如何监管?
对于“消”字产品大量充斥“药”准字产品的不良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已意识到“消”字产品冒充药用的危害 。卫生部于2005年5月出台《卫生部关于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和《卫生部关于调整消毒产品监管与卫生许可范围的通知》来规范“消”字产品 。
文件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专用于人体眼睛等特定部位的抗(抑)菌制剂卫生行政部门不再纳入消毒产品进行受理、审批和监管,同时对于已获卫生用品备案凭证的该类产品不得再以消毒产品的名义销售 。该文件提醒消费者注意,“消”字号产品不能再当药品使用,只有“药”准字产品才是真正具有疗效作用的安全产品 。
目前对“消字号”的管理办法,也正在经历从松到紧的变化 。2019年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如果这份名录(征求意见稿)顺利落地,则不再会有添加激素的面霜以“卫消字号”名义出现在市场上 。
此外,有业内人士也认为违法成本过低导致违法行为大行其道 。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规定,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
陈音江表示,最高两万元的处罚,对于高利润的“消字号”企业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就算被注销了产品批号,重新申请一个批号也并不困难 。
他建议,国家应加强对消字号产品的全流程监管 。在生产过程加强日常监管,定期检查其生产环境和卫生条件,督促企业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在流通环节要加大抽检力度,一旦发现存在产品质量问题,要依法严肃查处,并向社会公开曝光;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增加违法成本,从法律和制度上让企业不敢通过违法途径获利 。
数据
抗抑菌产品相关企业中
14%曾出现过经营异常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近5,000家经营范围含“抗菌、抑菌”,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抗抑菌产品相关企业 。其中71%的相关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19%为个体工商户 。
推荐阅读
- 衣物发霉了怎么去除霉菌
- 菌菇水湿敷完需要洗吗
-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
- 菌类不能和茄子一起吃 菌类能不能和茄子一起吃
- 葆婴益生菌粉的功效
- 羊肚菌排骨汤的做法 羊肚菌排骨汤怎么做
- 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开始出现于哪个朝代
- 菌菇爆鸡丝步骤 做菌菇爆鸡丝方法
- 寒菌炖肉的做法 寒菌炖肉做法
- 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