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作者( 四 )


写信的目的是想要求韩琦接见,文章至此,却还只字未提 。
第三段:由上文欧阳公,自然引出韩琦 。这一段主要是颂扬韩琦 。表明欲见之意 。“才略冠天下”,才能谋略位居天下第一 。“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是说韩琦在内政方面有如周、召二公之贤,在领兵方面就像方叔、召虎那样能干 。“不志其大”:志,有志于 。这段最后“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明确求见之意 。
第四段,再次自明志气,再次表明求见之意 。“益治”:进一步钻研 。“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事 。“辱教”,屈尊指教 。这一段特别申明入京师“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可见其志向宏大 。
最后对此文谈几点意见:
1.“养气说”有值得借鉴处 。作者在论述“气可以养而致”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客观阅历的重要,这实际上是强调了生活体验对一个作家的重要作用 。今天看来,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 。但文中所说“文不可以学而能”的观点,是有片面性的 。同“气可以养而致”也相矛盾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对这句话也有微词 。他说:“……子由上不能如子瞻之入化境,而下又不敢有作文之意,不欲求工于言语句读以为奇,此所以谓‘文不可以学而能’ 。”
2.写作手法上比较新颖、巧妙 。先离开主旨,纵论其他,到了第三段“太尉以才略冠天下”,笔意才收拢来,扣紧题目,读来不但没有离题**之感,而且仔细体味,前面所述,正是烘托下文 。特别是第四段,从另一角度申述非求“斗升之禄”,而以“益治其文”为其志,来进一步说明求见韩琦的原因 。这样的文章,在构思上是需要功力的 。
3.即使从写法上看,也不能说没有作态的意味 。信中流露出的当时社会所流行的浮夸阿谀的风气,更是不能效法 。
作者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作者】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自号颍滨遗老 。卒,谥文定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