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秋节有多重要? 关于中秋节( 二 )


宋朝时期,文化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赏月的风俗融入了更多的娱乐和市井元素,也就是说,到了宋朝,中秋赏月已经不是士大夫阶层的专利了,民间也逐渐形成了习俗,并且在这一天注入了诸如“团圆”等节日主题 。到了南宋时期,朝廷正式颁布假宁令,中秋节这一天官员可以休假一天 。从此开始,中秋节才正式成为了“节” 。
二、月若有情月长圆:北宋中秋的“团圆”主题
有唐一朝的铺垫,中秋月圆之夜,文人、士大夫们开始在这一天赏月、吟诗抒怀 。到了宋朝,这种传统流传更广 。不仅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民间也有中秋赏月、嬉闹、举火把等习俗 。
赏月虽好,但并不是年年都能赏月,比如遇到极端天气,无月可赏,岂不扫兴?于是在这一天,人们开始邀请好友欢聚一堂,若是无月,最起码一家人能够相聚一起饮宴 。以士大夫晏殊为例,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和王君玉是至交好友,每逢中秋,二人都会在一起赏月 。有一年中秋,因为天阴,没有月亮可赏,晏殊便十分扫兴,王君玉便写诗助兴,并且把两家的妇孺们都叫到了一起,两家人欢饮到第二天天亮 。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在中秋节也有邀请朋友欢聚的习惯 。庆历八年,欧阳修在扬州为官,在中秋节之前,他早早地让家人准备好中秋节的食物,他邀请梅尧臣等好友前来相聚 。
最初,宋代文人大多邀请好友、同僚欢聚在中秋之夜,但这种习俗传到民间,就更加世俗了 。民间百姓每逢中秋,开始邀请自己的父母兄弟,亲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多了许多生活的气息 。在农耕社会,中秋是丰收的季节,底层百姓便把秋收的农作物、蜜饯、瓜果等摆在桌子上,一家人共同品尝,别有一番趣味 。
在这时,有心灵手巧的媳妇,便会做一些糕点和酥饼 。苏轼在《留别廉守》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这里提到了“小饼”,而在宋朝《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二字 。由于《淮南子》所记载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也发生在月圆之夜,因此人们便把嫦娥、玉兔、桂树(桂花)等图案做在月饼表面,更加增强了中秋节日的民俗氛围 。因为月饼和月亮的形状一致,因此都有“团圆”的寓意 。
这种中秋相聚的习俗,在民间得到发展后,明月、桂花、月饼、水果、酒等成了中秋节常出现的民俗元素,若是在江南或临海,蟹也是中秋节必备的美味 。亲人们相聚,又有美食果腹,孩子们更加欢闹,大人们更是笑声不断,团聚之情十分浓郁 。
中秋节从唐朝到宋朝,其主题从“赏月”演变为“团圆”,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三点:
第一,唐朝文化虽然繁盛,但大多文人都有消极避世的思想,因此关于中秋节赏月的文化氛围大多充满落寞和孤独 。宋朝以“重文轻武”为国策,宋朝文人大多有范仲淹式的“家国情怀”,宋朝士大夫的心态相对比较积极,中秋赏月的清冷情调不再适应宋朝文人的大环境,因此宋朝士大夫多和同僚、好友、家人一起欢度中秋,对中秋的“团圆”主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