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村换了带头人就不行了?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天下第一村换了带头人就不行了?)
20世纪70年代末 , 安徽凤阳小岗村在全国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全国掀起了一股农村建设的热潮 。
转眼间 , 几十年过去 , 许多小村庄发展成了新型农村 , 家家户户生活富足 , 日子越过越红火 。
看遍这数以千计的村落 , 不得不提到一块“天下第一村”之宝地——华西村 。而这第一村掌舵人吴仁宝的光荣事迹更是屡屡被后人传扬赞颂 。
有人说:“没有吴仁宝 , 华西村就没有故事 。”
深以为然 。

当年 , 年仅31岁的吴仁宝接手了华西村这个贫困村 。
他一干就是48年 , 硬是将一个以“穷”闻名的江南小村建设成为全国的脱贫致富模范村 。
他秉着“有福民先享 , 有难官先当”之理念 , 开风气之先 , 成功带领华西村村民走上了工业化发展道路 , 实现了共同富裕 。
近五十年岁月变迁 , 求索争先 , 老支书与华西村数十年的故事 , 以及他去世之后华西村的衰落历程 , 都留与后世慢慢评说 。
01、他只选最适合的道路1928年 , 吴仁宝出生在江苏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 , 也就是现在的华士镇华西村 。
他幼时家贫 , 社会动荡 , 小时候的他吃过不少苦 , 这些苦难也磨练出了坚韧不拔的性子 。

1961年 , 已经有四年高级社支书经验的吴仁宝收到一封调令 。当时 , 华墅人民公社17大队被分成了4个大队 , 他被调往公社最西边的华西大队 , 担任大队支书一职 。
从此便在华西扎下了根 。
都说华西大队太穷 , 具体穷到什么程度呢?
彼时大队穷得叮当响 , 村里六百多口人 , 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5元 , 还欠着1万5000元的外债 , 内忧外患 , 苦不堪言 。
12个村落散落在各地 , 难以集中管理 , 1300多块田地星罗棋布 , 产量极低 。
当时 , 各地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吴仁宝却认为解决华西农业生产问题 , 不应该照搬不其他地区的模式 。
他决定实行“集体所有制” , 因为当时的政策常讲“宜统则统 , 宜分则分” , 华西的实际情况是人多地少 , 那就该“统”!
他刚到达华西的前几年 , 带领大家修水渠、建电站、分派种田能手去种田、让所有富余劳动力都去建设村办企业 。

他始终坚信“无农不稳 , 无工不富” , 不仅带着村民建设基础设施、开垦田地 , 还悄悄动员起村中有闲暇时间的村民 , 他们共同合办了五金厂 。
这个工厂叫‘开关厂’ , 为什么叫‘开关厂’呢?
参观的人来了就把厂门关起来 , 工人全部去田埂上除草、积肥料 。参观的人走了 , 村民再去厂里做 , 白天耽误的生产是开夜工做出来的 , 这个五金厂就像华西村的秘密基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