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上旬 , 抗战史上著名的忻口会战打响 。日军凭借其空中优势 , 频繁出动飞机 , 轮番轰炸我国军队 , 致使忻口战场上的国民党官兵伤亡惨重 。
为了策应国民党军队作战 , 夺取忻口战役的主动权 , 八路军对日军阳明堡机场进行了一次夜间突袭 。担任此次突袭任务的是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 。
文章插图
1937年9月下旬 , 刚刚改编完毕的八路军第129师在师长刘伯承的率领下 , 从陕西庄里镇出发 , 东渡黄河 , 日夜兼程 , 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
此时 , 山西的形势已经岌岌可危 , 刘伯承命令129师先头部队第385旅769团侧击从位于山西代县境内的雁门关一线向忻口方向进攻的日军 。
10月16日 , 385旅的第769团进抵代县以南滹沱河东岸的苏龙口一带 。部队到达苏龙口不久 , 团长陈锡联就敏锐地发现 , 苏龙口一带附近不断有日军战机接二连三地从头上掠过 , 飞行架次之频、高度之低前所未见 。
团长陈锡联脑袋灵光一现“难道附近有敌人的飞机场?” 。通过派出侦察人员和经当地老乡证实 , 果不其然 , 隔河10来里外的阳明堡有敌人的一个简易机场 。
得知这一消息 , 指战员们纷纷向团长请战:“团长下命令吧 , 干掉它!”
但陈锡联明白 , 这毕竟是部队第一次与日军交手 , 如果打不赢会影响战士们的士气;如果不打 , 又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看着大家急切的眼神 , 陈锡联下定决心:打!
文章插图
第二天他就带着几个营长去附近察看地形 。大家沿着滹沱河一路南下 , 刚爬上一个土坡 , 突然有人叫道:“飞机!”大家闻言望去 , 只见24架飞机成三列停放 , 每列8架 , 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河对岸的一片空地上 。
在返回的路上他们巧遇一位从机场逃出来的老乡 , 仔细询问后 , 终于摸清了机场内外的情况:机场位于阳明堡镇南侧5里处 , 负责守卫的日军大部分住在阳明堡镇 , 机场里只有200人左右的警卫部队 。
回到团里 , 陈锡联马上和指挥人员制定作战方案:第3营袭击机场 , 第1营阻击崞县之敌 , 第2营作为预备队 , 团迫击炮和机枪连支援第3营战斗 。
担任主攻任务的第3营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英雄部队 , 在红军时期就被授予“以一胜百”的锦旗 。营长赵崇德年轻有为、经验丰富 , 打起仗来英勇无比 ,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说我无能可以 , 可别说我怕死!”行军中 , 他从不怕苦;打仗时 , 他身先士卒 , 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打仗如虎 , 爱兵如母” 。
得知自己的队伍要去端鬼子的机场 , 赵崇德把仅有的3块银元交给了副团长汪贵 , 说:“要是我阵亡了 , 这三块银元 , 就算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