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稚子弄冰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儿童晨起,把它从盆里剜出 。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 。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 。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全诗28字,有人有物,有形有状,有声有色,且处处突出一个“稚”字,把小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绘得声形毕肖,淋一漓尽致,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 。原诗:《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银铮 一作: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玻璃 一作:玻瓈)释义: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扩展资料: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 。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 。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鞭牛是一种极热闹的场面,照例是首席长官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先抽第一鞭,然后依排位大小,依次鞭打 。最终是将一头土牛打得稀巴烂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据说扔进自己田里,就是丰收吉兆 。此外,亦有纸扎春牛的,并预先在“牛肚子”里装满五谷,俟“牛”被鞭打破后,五谷流出,亦是丰收的象征 。清朝后期,封建政府已不冉把农事放在重要位次,迎春鞭牛的仪式归于废弛,农民们便自己组织这些活动,更加热闹,增添了抬着句芒神和春牛游行、唱迎春歌等许多内容 。春牛都享受披红挂彩、招摇过路的待遇,虽然最终不免被你一鞭、我一鞭打得稀烂 。这种风俗,直流传到民国 。
【稚子弄冰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