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则多辱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古人说寿则多辱的意思

我所在的乡镇,曾经有一项福利,凡是年龄达到一百岁的老人,在生日当天,政府会送去一万元现金,表示祝福 。虽然这个乡镇只有三四万人,但过了几年,终于还是出现了一位活到一百岁的老人 。
老人生日当天,我们去送钱,老人一大家子人都很高兴,对我们也很热情 。公事办完了,我和老人聊天,跟老人说她有福气,可老人拍着大腿说,有啥福气?老了讨人嫌啊!
【寿则多辱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古人说寿则多辱的意思】

寿则多辱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古人说寿则多辱的意思

文章插图
由于工作原因,我后来又陆陆续续和很多老人交流过,无一例外,每个老人都对我说,自己活得太长了,遭人嫌弃,成了老不死,还不如死了好啊 。
后来,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说实话,这些老人的孩子们都很孝顺,在生活上对老人照顾得很周到,否则老人也活不到这么大年纪,对吧?可为啥老人们似乎还是不满意呢?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孩子们的嫌弃呢?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尧帝到华地巡视,当地的官员就拍他的马屁,祝他多子、富有、长寿,尧直接说了一句,用不着 。
官员们感到很奇怪,这三样都是人们非常希望得到的,为什么你偏偏不要呢?
尧回答说,儿子多了就会感到忧虑,财富多了就会有很多麻烦,寿命长就会受到困辱,这三样对提高自己的德行都没有用处,所以你们还是不要这样祝福我了 。
提醒一点,秦朝以前,选拔人才的普遍标准是“德行高”,这和后来的“能力强”是完全不同的 。
寿则多辱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古人说寿则多辱的意思

文章插图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长生,羡慕长寿,可真正成了长寿老人的时候,为什么又会觉得受到困辱呢?这话是不是尧帝说的,不好考证,但起码是庄子说的 。庄子也是先秦大贤,他说的话总该有几分道理吧?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所谓受辱,也只能是来自于其他人,那么对于老人来说,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的家人,另一个是在社会交往的人 。
我们
通常来说,老人能够长寿,说明子孙们大多是比较孝顺的,可事实上无论子女多么孝顺,大多数老人还是会感到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往往不是体现在生活水平上,而是在精神方面 。
可能有的子女认为,我也很照顾老人的精神生活啊,电视机,游戏机,甚至还会张罗着给单身的老人找个老伴,难道照顾得还不够好吗?
寿则多辱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古人说寿则多辱的意思

文章插图
其实我想说,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这里 。
中国古代家庭中,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一个男人在家庭中既是父亲,又是丈夫,往往还担任着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无论在外面高低贵贱,在家里都是地位最高的,最尊崇的 。
但是,当这个男人老去以后,他的家庭地位就会急剧下降,在家庭成员面前不再具有权威性,子女们对他的尊重程度必然也会有所下降 。子女们当然不会故意这样做,但在各种细枝末节上还是会无意地表现出来 。比如你小时候总会觉得父亲说得都对,觉得父亲无所不能,但当你长大,父亲老了,你就会发现其实父亲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说的、做的很多时候都不对,所以在有些问题上你就不会按父亲说的做,而是按自己的思路去处理 。
寿则多辱典故出自哪篇文章 古人说寿则多辱的意思

文章插图
当然,大多数时候,子女们的做法反而是更好的,更正确的,但这无疑更让老人觉得失落,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看问题不再透彻明白,提出的办法也不再高明有效,反倒不如孩子们了 。渐渐地,这种失落感在老人的眼里,就变成了困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