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讨——以安徽省为例

1合作经济组织在茶叶产业链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 , 越是地域性和时效性强、产销矛盾突出的产品 , 合作经济组织越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 由于茶叶产业链的地域性和时效性较强 , 不同环节增值差异性较大 , 容易导致产业链的利益冲突矛盾 , 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协调茶叶产业链的运作 , 促进茶叶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
1.1能够有效避免产业链上中游环节的断裂
在“公司+农户”产业模式中 , 茶叶企业要面对众多茶农 , 交易协调难度大、成本高 , 而茶农相对企业势力悬殊 , 缺少话语权 , 往往又处于劣势 。 合作经济组织在茶农与茶叶企业之问架起桥梁 , 通过组织化管理和长期的合同契约 , 避免产业链上游与中游环节的断裂 , 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有效制度安排 。
1.2有利于争取政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政府的许多惠农政策常常不能具体给到每一个农户 , 如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茶叶从业人员培训等 , 往往需要通过一个载体或实体才能有效实施;而代表农民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茶农与政府中间架起桥梁 , 能够协助政府贯彻和落实农业与农村政策 。 同时 , 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可把茶农的意愿和遇到的突出问题迅速传递到政府 , 以便获得政府的协调和支持 , 也为政府施政提供第一手材料 。
1.3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目前 , 除农垦和集体茶场规模比较大以外 , 其他大多是一家一户 , 几亩茶园 。 单个茶农无法获得千变万化的茶叶市场信息 , 生产具有盲目性 , 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比较突出 。 合作经济组织在茶农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 , 通过“以商带农、以大带小、以近带远、以点带面”等方式 , 通过提供技术、信息、购销等方面服务 , 为茶农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指导 , 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茶农与市场的对接 。
1.4能够降低经营成本 , 提高茶农收入
多数茶农采取传统单家独户的生产销售方式 , 以“炒青”为主 , 出售初加工产品 , 产品质量不规范、产量小 , 没有固定的市场 , 生产经营成本高 , 严重影响了茶农的收入 , 且单个茶农实力有限 , 抗风险能力较弱 。 而合作经济组织集茶农之力 , 以整体力量培育标准化基地 , 实行产业化经营 , 在生产模式、技术标准、收购流程等方面实现有效统一 , 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参与市场竞争 , 实现增收 。 同时 , 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联合采购、合作组织的二次返利和分红 , 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
1.5有利于促进茶叶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合作经济组织是特色农业集群的关键主体 , 是集群网络的“粘合剂” 。 农业集群存在不同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 越是发展得好的特色农业集群 , 其农民合作组织数量越多 , 发展也越好 。 安徽皖西和皖南、四川茗山和峨眉山、浙江嵊州等地的实践表明 , 合作经济组织对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
【我国茶叶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讨——以安徽省为例】2安徽茶叶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 , 安徽现有各类茶叶合作经济组织300多家 , 主要有农民自发组织或由龙头企业主导形成的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协会等类型 。
2.1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
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 从事茶叶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 , 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牛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 农民茶叶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 , 提供茶叶生产资料购买 , 茶叶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茶叶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