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疯狂小酒馆,海底捞第二?( 二 )


国信证券将海伦司对标日本的经济型居酒屋 , 从商区、人口/GDP角度测算其门店空间上限约2700-3000家 。 但中国的居酒屋文化和消费习惯远不如日本那么兴盛 , 不可同日而语 , 因而存在不确定性 。
海伦司对于其未来的市场空间似乎信心满满 。 在招股书中 , 其提出宏伟计划 , 要在接下来三年里平均每年新增门店六百家 , 且坚持不做加盟店 。
官网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2月8日 , 海伦司2021年新增门店数量达到373家 。 这个数字相比2020年已经翻了一倍还多 , 相当于一年时间内再造了一个海伦司 。 这已经是海伦司在疫情影响之下 , 收缩战线的结果 。
且海伦司的管理层在上周召开的2022年发展会议上 , 又大幅上调了明年的开店计划数量 , 从630家上调至900家 。
02 步海底捞后尘?


从产品品类、消费者定位、单店盈利模型来看 , 海伦司与海底捞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
一年时间内门店数量翻一倍且坚持纯自营模式 , 这样的扩张速度相比未上市的创业公司如喜茶也是不遑多让 。 如按管理层计划明年再开店900家 , 海伦司的门店数量还将继续翻倍 , 这是名副其实的指数级增长 。
但有了海底捞逆市扩张失败的经验在前 , 不少投资者也对于海伦司在疫情期间大举扩张的效果存疑 。 从股价表现上看 , 尽管海伦司股价在近期大幅反弹 , 但仍未回到上市首日的高点 , 投资者偏悲观的预期隐现 。
在大手笔开店的情况下 , 海伦司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了近303.6% , 达到了8.68亿元 , 但新店开业一般都会有业绩爬坡期 , 利润会缓慢释放 。 因此 , 其半年报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 亏损金额为0.25亿元 。
那么海伦司会不会重蹈海底捞的覆辙 , 批量开店又再关店 , 最终被“打回原形”?巨潮认为 , 从产品品类、消费者定位、单店盈利模型来看 , 海伦司与海底捞都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 。
从产品品类上来看 , 酒和咖啡类似 , 具备一定成瘾性 , 其主要卖的是社交场景和有口味粘性的产品 , 相比火锅是更长久的生意 , 消费者更不容易产生厌倦 。
从产品的定位来看 , 一杯啤酒10元、有着“酒馆界的蜜雪冰城”之称的海伦司 , 整体定位要比海底捞更加下沉和亲民 。 因而更加符合当下消费下沉的趋势 。
公开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末 , 海伦司在中国共开店351家 , 其中一线56家 , 二线200家 , 三线94家 , 二三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反而最多 。 其在一线城市的日均销售额为8500元 , 也低于二线(日均11400元)和三线(日均10900元) 。
从单店的盈利模型来看 , 海伦司的盈利模型也堪称优秀 , 每家新增直营酒馆的盈亏平衡期在3个月左右 , 与海底捞基本一致 。 且在2020年疫情影响及密集开店的情况下 , 仍然保持了盈利 。
能够实现快速的盈亏平衡 , 背后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 包括选址避开昂贵商圈 , 靠近大学城 , 租金成本低;将大量员工进行外包降低员工成本;自有饮品销售比重较高 , 从而保障了较高的毛利等等 。

此外 , 目前海伦司的开业门店数量为724家 , 而海底捞在大面积关店之后的门店数量仍大于1000家 , 因此仅从单纯的数量上来看 , 海伦司暂时也没有碰到规模的天花板 。
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其有别于海底捞的优势所在 , 因此截至目前海伦司暂时尚未出现大规模的关店潮 。
不过疫情原因导致利润受损、快速的开店可能造成分流以及消费习惯影响其扩张边界等 , 对于海伦司都是无法绕过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