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林建华:科研界“内卷”如何破?( 二 )


我是不太赞成在专业行业里采用绩效这种方式的 。这种模式本身就会破坏一个人的心态,妨碍他去追求更高远的学术目标 。
要想让一个专业人士做出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尊严 。一个学者、一个教授,不应为五斗米折腰,去乞求行政人员给自己打个好分数 。
所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学术评价和学术管理的行政化 。当评价科学家的人,自己并不是科学家时,他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用学历、资历、论文、帽子、项目来衡量 。
国家现在提倡“破五唯”,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也是非常难的事情 。我们现在做的好多事情不成功,败在哪里?败给了事物的本质规律 。对科学界的一切管理,最终必须回归到一个目的:让学术共同体自身来发挥规范、约束、引导和激励作用 。
《中国科学报》:科研界的“内卷”不仅体现在岗位、待遇和职称的竞争上,也体现在一些研究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和低水平竞争上,怎么才能突破这种在小圈子里打转的困境?
林建华:
做研究到了一定程度,你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品味和学术风格 。
品味就是你欣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
风格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有些人偏重理论分析;有些人习惯从实践中求真知;有些人很敏锐,总是能直接抵达问题核心;有些人更倾向于通过积累大量数据来得出结论……
学者的品味和由此形成的风格,决定了他能够取得成就的大小 。
我期望我们的科学家不要天天追求奖金什么的,这样是形成不了自己风格的,也摆脱不了所谓低水平打转的困局 。
从国家层面来讲,要考虑的还是怎么让这些学者真正静下心来,形成自己的品味与风格,从而与更高的学术目标相匹配 。
《中国科学报》:那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应该怎么做?
林建华:
我觉得一个学校、一个科研机构,你怎么判断它是优秀的还是平庸的?
作为管理者,眼睛不能只盯在出了什么成果、申请到多少项目…… 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考虑这些东西太多,思维和管理模式都会变形的 。
我觉得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两点:第一,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和成长体验好不好;第二,年轻学者在这里成长和发展得好不好 。
我们现在有很多评价指标,包括“双一流”评选标准等等,那些条条款款都是结果性的,是果而非因,不是最底层最根本的东西 。
根本是什么?是人 。你只要看到年轻人在一个地方成长得比别处更好,能释放出自己的内在潜力,那这一定是一个好学校 。
这个标准不需要量化,大家都能看得到 。如果要量化,曾经有人统计过美国各大高校计算机系教授的出身院校,发现确实是最好的学校,培养出了数量最多的优秀学者 。
虽然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很窄的侧面,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在创造的人 。那显然这个数字就代表了某种本质的东西 。
《中国科学报》:如果请您对年轻的科研人员说几句话,您会说什么?您期待他们成为怎样的“未来科学家”?
林建华:
人是各种各样的,学术的品味和风格也是各种各样的 。
在坚守学术伦理和学术道德的基础上,我希望将来中国的学者能够更加自由地去探索 。
这个“自由”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实现自己价值的自由 。每个公民的自我实现,都是实现我们国家目标的重要基础 。
只有把每个人的潜力都充分发挥出来,每个人都各美其美,我们国家的总体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
(李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