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审计|自然资源离任审计首入法,“生态账”究竟如何审?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题:自然资源离任审计首入法 , “生态账”究竟如何审?
“雨污分流达到90%多?这个数据我有疑虑 。”金秋十月 , 云南省审计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副处长边静正在现场通过施建方设计院的图纸 , 弄清各类管网的长度和分布 , 仔细核对城市雨污分流管网的比例 。
不论是黑臭水、两污处理现场 , 还是河流、湖泊等自然保护区 , 这样边查看设施边复核数据、边采集样本边评估项目实施效果的身影经常出现——他们就是“深入山水”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人员 。
离任审计|自然资源离任审计首入法,“生态账”究竟如何审?
文章图片
2020年底 , 天津市审计局在滨海新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中 , 重点关注绿化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采访对象供图)
日前 ,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审计法的决定 , 其中 ,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法律地位首次得以明确 。新修改的审计法不仅让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上升到法律层面 , 也让“生态账”这个新名词越发耳熟能详 。
我国地大物博、环境多样 , 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究竟怎么审 , 内容和重点分别是什么?摸清生态家底和其他审计相比 , 区别在哪里 , 难点又是什么?
“主要就是回答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类自然资源是多了还是少了 , 生态环境是好了还是坏了 。”采访人员在与审计人员交流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 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
目前 , 我国资源环境审计主要包括三大块内容 , 除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还有生态环保资金审计和生态文明重大政策措施专项审计 。
“从水污染防治到土壤环境整治 , 近几年 , 资源环境审计项目一个接着一个 , 这充分表明我国推动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和力度 。”多次担任项目主审、天津市审计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一处青年审计干部彭鹏对此深有感触 。
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常说“政策落实到哪里 , 财政资金使用到哪里 , 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资源环境审计不仅要沿着财政资金流向追踪查看资金使用情况和实际效益 , 还要关注管理责任 。
特别是围绕领导干部开展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将根据部署 , 依法监督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 最终给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的等级评价 。这是一项理论、制度创新 , 既有利于事前预警 , 也有利于实现事后追责 。自2017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全面实施以来 , 全国审计机关共实施审计项目8400余个 , 涉及领导干部逾1.24万人 。
新事物带来新挑战 。核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棘手事情 , 比如数据基础不完善怎么解决?发现同一块地既是耕地又是林地怎么办?地方或主管部门出具的80%森林覆盖率如何进行量算?
专业事必需专业器 。面对新问题 , 审计人员将新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广泛运用到工作当中:卫星影像、空间遥感 , 无人机高空观测等“黑科技”闪亮登场 。在此基础上 , 审计机关还会引入独立权威的第三方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复核 , 从而确保审计结果全面、真实、准确、客观和公允 。
“资环审计涉及面广、内容复杂 , 特别是有部分问题还属于陈年旧账 。”彭鹏说 , 作为一线人员 , 想干好资环审计就要加强学习、深入钻研 , 一方面掌握财务知识和资源环境业务 , 另一方面 , 也要在工作中创新审计方式 , 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能力 , 让审计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