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文化看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二 )


朝鲜茶礼—清、敬、和、乐 。 朝鲜人用茶注重礼, 这是受中国茶文化中儒家的中庸思想“仁”、“礼”的影响, 对茶中体现的礼的追求胜于对茶艺形式的追求, 并形成“中正”的精神 。 茶在朝鲜最主要的应用范围就是宗教的祭祀仪式、宫廷的庆典仪式和民间婚丧嫁娶的仪式, 茶在朝鲜成为一种礼仪的象征 。
中国茶道—廉、美、和、敬 。 中国茶道在历经千年茶史中历经世事, 饱含了中国文化和中国茶的精髓 。 它内敛平和, 决不招摇张扬 。 越是好茶, 就越是内敛 。 平常的心态是种力量, 它可以让人处世不惊, 可以让人游刃有余, 也可以让人持之以恒;如果再注入智慧, 即可达到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 。 这种境界是时间、空间、自由、知己、理想、主见等, 这种境界是茶的极致, 也是精神的极致 。
在文人的眼里, 茶不同于其他饮品, 它是一种将感官和精神融合为一体的“圣物”, 是一种精神的滋润物, 是不死的文化精魂 。 喝茶本身就是一种平静的选择, 只有在“静心”的状态下才能体味其中的奥妙 。 正如周作人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所说的那样“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 清泉绿草用素雅的陶瓷茶具, 同二三人共饮, 得半日之闲可低十年的尘梦 。 喝茶之后继续修个人得胜业, 无论为名为利, 都无不可 。 但偶然道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 茶文化是一种由物质载体中升华出来的精神, 是一种境界 。
茶道在中国古老的哲学理念中, 是将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道家无为而治的智慧融合为一体, 堪称东方古典哲学的结晶, “茶禅”文化的精髓 。
道家讲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 所以, 更注重将自我的精神与茶艺的形式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杯茶, 一缕茶烟, 甚至沸泉之一串泡沫, 都能引出一片情思 。 秦汉时期, 政治家和文人提出的“倡廉”之风渐起, 许多达官显贵也纷纷作出清廉的姿态, 茶便在此时被赋予了“清廉”的内涵 。 从此, 茶作为“清廉”的象征深入人心 。
茶在儒学家的精神世界里是“穷独兼达正人正己、洁身自好”的象征 。 在中国传统的礼节、礼数中, 讲究孝敬尊长 。 新娘过门后, 第一件事就是要向公婆及其他长辈敬茶 。 客人来了, 为了表示欢迎和尊敬, 主人一定要捧出香茗, 就是在下逐客令的时候, 也忘不了斯斯文文地端起茶杯, 含蓄地送客, 茶的妙用只是在中国才能体现得这样精深, 而这恰恰是儒学思想中一切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日常茶事中的反应 。 儒学思想, 讲究平和、宁静, 而“仁”和“礼”是儒学思想的充分体现 。
茶文化中“中庸和谐”的哲学思想
中庸是儒学家的重要思想 。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 中者, 天下之正道 。 庸者, 天下之定理”儒学家认为中庸之道出自于天“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 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道秉承天道而生, 而道在人身上, 道在生活中, 即“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 道就在身边, 修身得道 。 中庸是修身之道 。 儒家把中庸思想作为其修身的核心准则, 中庸即致中和 。 中者, 即自然适度, 使事物处在最佳状态, 不偏不倚, 不过亦不及 。 和者, 即和谐有序, 是事物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和谐共存, 这是自然法则 。 推至于人, 君子之道就是与人相处既尊重别人的意见或见解, 恭敬谦虚又不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 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 和是人们的通达之道 。 达到中和境地, 天地便各在其位运行不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 中庸之道无疑标榜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价值观, 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因此, 礼之用, 和为贵 。 修身以道, 要做到中庸之道, 必以德自律 。 生活中的谦谦君子们, 贯穿在茶事中的就是中和思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