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植什么菌有前景 人工种植十大食用菌

如果你在青岛菜市场遇到一个形迹可疑、只拍不买的中年油腻男,那就有一定概率正是本砖家,我向来是把菜市场当成水族馆植物园来逛的 。本篇所列举的“菌类”图片均出自我手,绝大部分源于菜市场(但第一张就不是) 。
图一 “平菇”
一、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俗称“平菇”,最常见、最普通的蘑菇,菌盖扇形,菌柄侧生,灰色或灰白色 。小时候我第一次吃蘑菇就是它,当时觉得鲜美无比,就连平时视若生命的红烧肉也黯然失色;后来接触到更昂贵的东北榛蘑,口感黏煳滑熘,反而认为不如“平菇”远矣,可见小盆友很容易好赖不分 。
图二 香菇
二、香菇/Lentinus edodes,也叫冬菇、香蕈等,过去只能接触到干制品,近几年鲜品渐多,标准的蘑菇模样,圆咕隆咚胖乎乎 。具有独特的香气,干制品比鲜品更浓郁 。最早的栽培香菇出现于我国,日本人将其发扬光大,现已成为遍布全球的世界第二大食用菌 。那么第一大是谁?答案马上揭晓 。
图三 双孢蘑菇
图四 褐蘑菇
三、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通体白色,菌体珠圆玉润,菌肉敦实致密 。通常叫“口蘑”或“口菇”,但它和历史上经由张家口输入、原产蒙古草原的“口蘑”并不搭界 。该种目前稳居世界第一食用菌,栽培最多的白色变种是一七世纪年发现的 。图四“褐蘑菇”,双孢蘑菇的褐色型 。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埋了吧汰,却是同一个物种,上哪儿说理去 。
图五 “杏鲍菇”
四、刺芹侧耳/P. eryngi,“杏鲍菇”,和“平菇”同科同属,长相却迥异 。其菌盖小而薄,似乎可有可无;菌柄粗而壮,为主要食用部分,口感肥厚脆嫩,与鲍鱼有几分相似,熟后略有杏仁香味儿,故名“杏鲍” 。在国内无野生分布,本来也是默默无闻,直至一九九三年日本开发出高效栽培技术,它才有机会遍地开花 。
图六 “金针菇”
五、冬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这名字是香菇的别名之一,同时也是“金针菇”较正式的中文名 。“金针菇”过去列为毛腿冬菇/F. velutipes的变种,二零一八年确定为独立物种 。平常见到的都是纤弱修长的类型,或色如淡金,或洁白如玉,均为人工栽培品种,和野生状态大有不同 。现在看来是白色型的越来越多,“一白遮百丑”,在蘑菇身上同样适用 。
图七 “蟹味菇”
图八 “白玉菇”
图九 “双拼”
六、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一个名字涵盖一连串小蘑菇 。不论是海鲜菇、蟹味菇,还是劳什子白玉菇,全都是斑玉蕈的栽培品种或变种 。本质上没有差别,无非是颜色不同,图七下方也许就是它最初的模样 。既是嫡亲一家子,想必味道差不到哪里去,购买的时候不用太纠结,谁便宜买谁就完事了 。
图一零 “秀珍菇”
七、环柄侧耳/P. geesteranus,“秀珍菇”,别名一大堆,略 。“平菇”的同属小兄弟,外观有些相似,市面上出售的是未成熟子实体(再长大一些可能叫“凤尾菇”),菌体娇小,故称“秀珍” 。据说鲜嫩清脆、味道鲜美,略胜“平菇”一筹 。原产印度南部,一九七四年驯化成功,二零世纪九零年代从台湾引进至大陆地区 。
图一一 北虫草
八、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北虫草”,冒牌的“冬虫夏草”,子实体呈靓丽的橙红色,我这张照片色泽偏黯淡,可能是菜市场光线不佳所致 。即便是真的“冬虫夏草”也只是徒有虚名,并没有传说中的神效,赝品当然也没有;但“北虫草”的口感也还不错,还能把汤汁也变成橙红色,你管它滋补不滋补呢,好吃好看就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