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丽娜|感受科技创新“她”力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曹丽娜|感受科技创新“她”力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文章图片
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郑文静(右)和团队成员一起做水稻抗病性鉴定试验(2019年7月5日摄) 。新华社发
【曹丽娜|感受科技创新“她”力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 每一位追梦的“她” , 都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每一份蓬勃生长的“她”力量 , 都是开创未来的坚实支撑 。
近期 , 国家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女性在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作用 , 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
不少职业女性承担着在家庭和生育等方面的现实压力 , 如何撑起科技创新的“半边天”?采访人员近日走近三位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女性科技工作者 , 感受她们坚守梦想的勇气、追求事业和照顾家庭的柔韧 , 在洒脱和细腻中展现靓丽人生的风采 。
曹丽娜|感受科技创新“她”力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文章图片
7月29日 , 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郑文静(右三)和团队成员在田间进行水稻抗病性调查 。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莹 摄
自信、自强 , 瞄准目标往前冲!
盛夏正午 , 烈日炎炎 。沈阳市浑南区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里 , 辽宁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郑文静身穿白大褂 , 头戴草帽 , 正带领同事们查看水稻患稻瘟病的情况 。
“像这样的品种 , 对稻瘟病抗性太弱 , 我们必须加强抗病品种选育 , 为农民提供最优的品种 。”郑文静深一脚浅一脚地蹚进农户的泥田 , 拿起一枝泛黄的稻叶跟同事讨论着 。三伏天在户外连续工作一上午 , 郑文静笑着对采访人员说:“都习惯了 , 我们的抗性强着呢!”
郑文静和她的团队 , 挖掘抗病基因、选育抗病品种 , 二十年如一日担任水稻“医生”和“保育员” 。她和同事选育的水稻品种“辽星1号” , 在辽宁省累计推广2000万亩以上 , 增加经济效益逾10亿元 。他们首次从北方粳稻中挖掘到抗稻瘟病基因 , 为我国粳稻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基因资源 。
不仅在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 , 在高技术实验室和基础研究领域 , 女性的身影也很活跃 。
曹丽娜|感受科技创新“她”力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文章图片
7月29日 , 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创办人王莉在实验室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新华社采访人员 刘梦琪 摄
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大楼内 , 中心创办人王莉正带领科研人员 , 对新药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实验 。这项工作 , 把守着检验药品的关口 , 事关用药者的生命健康 。
这位满脸亲和、梳着一头干练短发的65岁女科学家 , 耐心地指导着新来的两名女员工制作分析曲线图 。她鼓励年轻人说:“咱们女性有时候有点感性 , 但遇到困难不怕 , 往前冲就是了!”
过去20年的白手起家 , 对王莉而言 , 就是“一直往前冲”的过程 。1990年 , 王莉赴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留学 , 获得药学博士学位后 , 她放弃高薪留日的机会 , 归国投身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心建设 。王莉团队也从最初3人 , 发展到1500人以上 , 其中女员工占比6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