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从“薄利多销”到“再领风骚”——沙县小吃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福州6月16日电题:从“薄利多销”到“再领风骚”——沙县小吃的前世今生
新华社采访人员项开来、林超
自唐宋时期由中原地区传入闽中沙县 , 到如今8万多家门店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 , 在这上千年的时间跨度里 , 沙县小吃走出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
近日 ,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上榜 。 来自山区一隅的地方小吃 , 当初是如何借着改革东风勇闯天涯 , 如今该如何踩着新时代的节奏“引领风骚” , 这其中又透露出什么样的发展密码?采访人员近日来到沙县找寻答案 。
(小标题)谁点燃了燎原星火
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俞邦村 , 绿荫如盖、溪水潺潺 。 村口一块大石头上 , “沙县小吃第一村”七个朱漆大字 , 记录着沙县小吃走向全国的起点 。
“上个世纪90年代 , 地少人多收入低 , 村民都着急怎么才能脱贫致富 。 ”俞邦村的老村支书俞广清回忆当年那段历史 , 仍心潮澎湃 。 “偶然得知有人挑着扁担在城里卖小吃赚了大钱 , 村民的思路一下子就放开了 。 ”
星星之火 , 源自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扁肉、鱼丸、糍粑、金包银、将军米粿、芋饺、炸米冻、灯盏糕、烫嘴豆腐仔……改革开放的浪潮 , 激活了对快餐业的庞大需求 。 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为口号的沙县小吃 , 凭借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的特点趁势而上 。
天生具备的包容基因 , 为沙县小吃走出去提供基础 。 它是1000年前客家移民的面食文化 , 与当地闽越族的稻作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 而千年之后的再闯荡历程中 , 它又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
【沙县|从“薄利多销”到“再领风骚”——沙县小吃的前世今生】来自山区的坚韧精神 , 为沙县小吃走出去提供了内核动力 。 一天动辄营业近20个小时的小吃业主 , 不知多少个夜晚在“数毛票”的过程中睡着 , 一睁眼又是黎明的城市 。
燎原之势 , 得益于为人民谋福祉的不变初心 。
上世纪末 , 沙县小吃开始填补低消费的空白 , 薄利多销 , 闯出一条路子 。 敏锐地观察到沙县小吃发展潜力 , 地方政府开始加强研究培训 , 并将小吃作为支柱产业发展 , 成立小吃办等机构 , 为小吃业主“闯出去”一路护航 。
为了让外地人了解、接受沙县小吃 , 沙县政府到福州、厦门等城市组织“小吃节”等活动 , 邀请媒体和市民体验 。
为了让小吃业主快速融入陌生环境 , 沙县干部一头扎进上海等大城市 , 天天走街串巷寻找合适门店 , “不知磨破了几双皮鞋” 。
为了让更多沙县百姓能够享受到小吃产业红利 , 技术人员挤在吉普车里下乡为百姓免费培训 , 群众有困难还可以申报小吃贷款 。
20多年 , 40多份文件 , 免费培训近2.4万人次 , 发放小吃贷款5.32亿元……最初几乎无法带来税收的行业 , 得到了历届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 , 创造了藏富于民的产业奇迹 。
“这么多年 , 政府为什么做了那么多‘贴钱’的事?我们就是想让老百姓多赚钱 。 ”沙县区委书记杨兴忠说 。
“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村里一栋楼 , 城里一套房”“每逢春节 , 村里就停满了小车”……采访时 , 沙县人民总是幸福又自豪地告诉采访人员 。
几个数字是这份幸福感最好的注脚:沙县小吃已带动就业30万余人 , 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长到2020年的21855元 。
(小标题)高质量逆袭“鄙视链”
从跳出“农门” , 到闯出“国门” , 沙县小吃并非一帆风顺 。
最初的“夫妻店”模式仍需破除路边小店的种种弊端 , 也需冲出现代网红餐饮的“围追堵截” , 沙县小吃一度面临“不进则退、不变则亡”的巨大挑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