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澄|段正澄:一生机械情拳拳报国心( 二 )
1941年,段正澄进入江汉里初小,成为了一名小学生 。因为考试成绩优异,他直接跳过一年级,从二年级开始读 。在这里读了3年后,1944年,段正澄升入镇江县小码头小学就读,正是在这一年,段正澄的“机械梦”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被“点燃” 。
那一年,段正澄对一家德国人开的面粉厂产生了浓厚兴趣 。这家面粉厂与段正澄家只隔着一条20多米宽的小河,厂房建得非常气派,是一栋6层楼房 。他的一个同学是这家面粉厂职工的孩子,时常带着段正澄和其他同学到面粉厂里面玩 。
因此段正澄见到了面粉的整个生产过程:小麦被电机拉到六楼,逐层向下运送,每一层都有加工设备,经过各种机器的一系列加工,到了一楼,小麦就变成了面粉和麸皮 。这种神奇“变身”令10岁的段正澄非常着迷,他一下子感觉到机械很有意思,希望自己长大后能够研究这个 。
从此,段正澄更加勤奋努力,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名 。1947年,他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初中——镇江县初级中学 。中学时期,段正澄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1950年,他考入江苏省四大名校之一 ——镇江中学 。两年后,因父亲的公司搬迁到武汉汉口,全家也随之搬去,正值高三的段正澄转学到湖北省汉阳高级中学(现汉阳三中)就读 。
转学后的段正澄依然成绩优异,特别是物理,更是出类拔萃 。当时教他的物理老师非常希望他能够报考物理专业 。只不过,段正澄心中早有打算——他始终惦念着儿时的“机械梦” 。填报高考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很笃定,选择了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的机械工程系 。
1953年,19岁的段正澄成为华中工学院成立后招收的第一届大学生,就读于机械工程系金属切削机床与工具专业,向着儿时的“机械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1955年,随着院系调整,该专业合并到机械制造专业,而后,机械制造专业又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整合,成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自此,这个领域成了段正澄深耕一辈子的科研沃土 。
挑大梁
两条生产线解燃眉之急
1957年,成绩优异的段正澄毕业留校,成为华中工学院机械系的一名教师,从此扎根喻园,一干就是60多年 。
留校之后,初入科研之门的段正澄早已酝酿出自己的研究思路——把机械和电气合起来,在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开展相关研究 。因此,在留校后的一两年内,他恶补了7门电气工程方面的功课 。事实证明,这种“自我充电”对他之后的研究颇有助益 。
1958年,段正澄开始做课题,正式踏上了科研之路 。他先后到湖南省株洲市国营第331厂、河南省洛阳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机械第十四厂等多个工厂,参与生产设备技术改造 。
尽管改造生产设备并非易事,但能够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切都是段正澄乐见其成的 。他边做边学、边学边做,深入工厂一线将理论结合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
在他看来,对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而言,书本上的知识学得再多,如果不能付诸实践,转化成生产力,面向现实需求,研究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
“坚持把科研写在工厂里”——在科研起步阶段,段正澄的治学理念正在逐渐形成 。
1968年,为了解决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汽)创建初期关键生产设备的研发需求,段正澄和同事带领学生在上海第五机床厂,一待就是7年,其间通过不懈努力攻克了不计其数的难题 。
当时,由于所需资料难以查找,可供参考的生产线也无处可寻,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第一次挑大梁的段正澄明知难度很高,却没有退缩,而是披荆斩棘,坚定地向着既定目标挺进 。
推荐阅读
- 力字打一生肖(力字打一生肖是什么)
- 机械造句(机械造句有哪些)
- 机械臂|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再显神威
- 受益一生的哲理句子(句句深入人心值得一品)
- 夜阑心语|一粥一饭里,藏着你一生的福气
- 做法|冬季干冷多吃鸡肉,3种家常做法,简单易做,让你一生吃不够!
- 秦始皇一生未娶的原因(为什么秦始皇没娶老婆)
- 充满阳光的微信昵称(充满阳光的微信昵称精选)
- 衣服上弄上机械黄油处理方法(衣服上弄上机械黄油怎么办)
- 以成长为题的作文以成长为题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