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澄|段正澄:一生机械情拳拳报国心( 三 )


最终,段正澄主持研发出国内首条用以提高加工精度和产量、采用复杂多工序自动加工的“LXQA型连杆称重去重生产线”,参与研发出国内首条“QDX—1型曲轴动平衡自动线”,填补了国内空白,解了国家的燃眉之急 。
这两条生产线于1978年分别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在二汽使用20多年效果良好,并被我国首部“机械工程手册”和多本教材编录 。
经过这两条高难度生产线的历练,段正澄更坚定了“注重科研创新”的理念和决心 。他希望自己的研究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低水平重复,尽管其间需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依然愿意倾其一生,一次又一次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 。
零起步
“数控曲轴磨床”填国内空白
曲轴,作为汽车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性能 。评价一部汽车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轴等关键零件 。然而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我国缺乏生产曲轴的先进加工设备,生产不出高品质的曲轴,曲轴生产依然是制约我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
段正澄了解到,当时国内的高速曲轴磨床全部依赖于国外进口,属于“卡脖子”的高科技产品,且价格十分昂贵……面对国家需要和产业需求,段正澄决定带领团队朝这个方向迈进——研发数控曲轴磨床 。
然而,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台数控机床,也没人知道什么叫“数控”,更没人了解数控曲轴磨床是干什么用的 。
科研就像一口不知深浅的井,只青睐那些执着追求、挖掘不止的人 。迎难而上的段正澄梳理了当时世界曲轴生产的先进工艺,分析了团队能够从哪些方面赶超,率先提出了研发“高速数控曲轴连杆颈磨床”的想法,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报告 。
从1977年起,段正澄带领团队开始做调研,先后细致地做了14种重要实验,设计出的图纸不下千份 。从设计方案到制造样机,段正澄从头跟到尾,跟孝感机床厂的工人同吃同住 。研究过程中每每遇到问题他都亲力亲为,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 。
经过近4年的攻关,1981年,段正澄团队在国内率先突破了曲轴数控高速磨削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工程化瓶颈,成功研发出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曲轴磨床,填补了国内空白 。
1983年,由段正澄作为第一完成人参与研发的“MBK8240型高速半自动数控曲轴磨床”项目成果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和团队成员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工作 。
段正澄曾经表示,从事科学研究绝不能急功近利,选准了目标就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成果、出大成果 。“做研究要耐得住寂寞,不能外面来一个脉冲,自己就要震荡 。”
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创新,段正澄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成形切入高速磨削工艺及端面烧伤缓解”“砂轮在线高精度成形修整”“磨削过程的优化控制”等曲轴加工的主要难点,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程技术研究与创新,共研发X、XG、XJ3个系列,6个品种不同规格的数控曲轴磨床,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
2008年12月,“高性能发动机曲轴高精度高效磨削加工技术与系列成套设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当时曲轴磨床领域获得的国家最高荣誉 。
吃螃蟹
率先研发多种激光加工装备
1979年,段正澄担任华中工学院机械自动化教研室主任 。身为教研室主任、学术带头人,段正澄深知,如果想让教研室的每一位成员在学术道路上得到良好发展,选准科研方向非常重要 。1985年,段正澄发现了一个值得探索的新研究方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