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导航|为了让中国走向宇宙更深处( 二 )


“我们当时进行了多次野外实验测试 , 为了和深空环境保持相似性 , 每次野外实验都选在冬天 。”团队助理研究员万文辉告诉《中国科学报》 , “那时候还没有各种外卖App , 大家每次吃饭都是面包就着矿泉水和呼啸的北风 , 在野外一待就是一天 , 晚上要尽快处理数据 , 确定行车轨迹和路线 , 有时候还得返工 。”
最终 , 在这样密集的测试下 , 行星遥感团队开发的算法和软件成功通过了工程应用标准 。
2011年12月 , 以行星制图与遥感实验室为载体 ,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与北京飞控中心联合成立了深空探测遥操作联合研究中心 。从此 , 行星遥感团队与中国探月工程结缘 , 一同走过了近十年时间 。
其间 , 他们力求“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 为探月工程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 他们赢得了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中的着陆区环境感知和火星车视觉导航定位等关键技术研发任务 , 继续在天问一号任务中攻坚克难 。
从工程任务到前沿探索
不过 , 正如邸凯昌所言 , 他们“不仅做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工程任务 , 也面向世界行星科学前沿 , 始终如一地进行科学探索” 。
比如 , 2013年 , 行星遥感团队与美国普渡大学H. Jay Melosh院士及其团队合作完成了月球撞击坑研究成果 。
这被认为是行星科学研究的重大发现 , 而研究人员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在《自然—地球科学》上发表论文 , 这在当时的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原遥感应用研究所)是一个突破 。
论文第一作者、团队研究员岳宗玉介绍道 , 这项研究不仅以定量化的方式分析了哥白尼撞击坑中央峰物质的可能来源 , 也为寻找可能的陨石残留物提供了关键信息 。
除此之外 , 行星遥感团队利用“嫦娥四号”就位探测影像与光谱数据 , 在着陆区冯·卡门坑地形演化、着陆区矿物、着陆区太空风化与月壤成熟度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和重要科学发现 , 对于认识月球背面地质演化历史和深部物质具有重大意义 , 其研究成果还入选了国家航天局公布的“嫦娥四号”原创性成果 。
在邸凯昌看来 , 正是因为工程应用和科学探索两方面的成果相得益彰 , 才使行星遥感团队确立了在国内外行星测绘遥感领域的优势地位 。他们也将继续在两方面都努力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