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营|轨道交通智能化 技术创新当自强

“作为全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自1971年运行至今已历经整整半个世纪 。其间,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行里程从最初的23.6公里增加到727公里(截至2020年底),增长近30倍 。”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张波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
而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最新统计,2020年我国地铁运营总里程6200余公里,在建5000余公里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智能运维也处于世界前列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王耀东表示 。
不过,多位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表示,当前我国轨道交通智能数据采集设备、高精尖传感器等设备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亟须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交通强国建设 。
运维日趋智能化
“我们轨道交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在近日举行的聚焦轨道交通领域的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上,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皓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
【交通运营|轨道交通智能化 技术创新当自强】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2020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截至去年底,我国有4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244条,运营线路总长度7969.7公里,其中地铁运营线路6280.8公里,占比78.8%,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占比21.2% 。当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1233.5公里 。
伴随着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的增长,我国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也步入世界前列 。
以北京地铁为例,张波表示,50年来北京地铁发生了三大转变:从最初的以战备防空为核心,转变为以交通运输和解决大城市病为核心;传统的人工设计、施工和运维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接下来智慧化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
在数字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当前我国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风头正盛 。“BIM有助于将实体建筑信息化,把所有的数据集成到一个模型上,通过虚拟地铁来管控,实现地铁智慧化 。”张波向《中国科学报》解释 。
据介绍,基于BIM的数字轨道交通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实现轨道交通的数字化;二是实现轨道交通数字化孪生建设,在轨道交通实体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一套数字地铁;三是依托BIM,推动后续参数化(或智能化)设计,实现智能施工、绿色施工以及智慧运维等全产业的升级 。
同时,对于给出行安全带来挑战的地铁隧道“病害”——隧道裂缝、渗漏水、沉降、衬砌剥落、掉块等,国内相应检测技术也日趋智能化 。例如,在裂缝检测方面,王耀东和同事把机器视觉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地铁隧道检测中 。
“机器视觉的特点是效率高、可移动、非接触,特别是信息处理自动化、智能化,性价比高,且容易操作 。”王耀东说,这种智能巡检技术有助于解放人力,服务运维 。
对外依存性技术需自强
尽管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智能运维水平已处于世界前列,但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仍强调,轨道交通领域仍亟须加强自主创新 。
“我国轨道交通智能数据采集设备、高精尖传感器还需要从国外进口 。有些国外检测设备功能相对单一,但因为核心技术垄断地位,报价却达到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王耀东说 。他表示,我国仍需大力推进基础研究创新,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
对此,张波也表示,当前基于BIM的轨道交通基础建模软件仍来自国外,亟须开发基础软件 。
事实上,去年美国禁止哈工大等高校使用科学计算软件MATLAB事件曾引起广泛关注 。“各种设备、软件长期依赖国外,终究不是办法 。国产设备当自强,对于轨道交通领域一些基础的设备和软件,我们必须走自主化、国产化的道路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张永生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