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为|补齐最后一块短板,医疗行业需要向阳而生

近日,国家卫健委的一则通知,为非公立医疗机构戴上了“紧箍咒” 。按照卫健委在《关于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工作的通知》中的部署,将美容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等纳入多元化监管,除了落实执业主体责任、推进行业组织自律,还特意提及了创新监管手段和社会监督 。
长期游离于监管主流视线外的非公立医疗,有望被推向强化监管的轨道 。当监管的棋子落向非公立医疗,将在行业中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医疗行为|补齐最后一块短板,医疗行业需要向阳而生】一体化监管的“深圳模式”
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给出了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在部分地区开展了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并在北京、深圳等地积累了前期经验 。
比较有参考价值的就有“深圳模式” 。
2019年,深圳市入选“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城市,作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方的平安智慧城市,担纲了建设“深圳市诊所服务监管一体化平台”的工作 。结合资质挂靠、虚假诊断、小病大治、收费高企、管理落后等非公立医疗的常见问题,平安智慧城市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立体化监管方案 。
事前监管集中在资质准入信息的智能审核,包括资质登记是否完整、证照是否过期、医生的执业资质以及药品、耗材、设备的基本信息和出入库情况;事中监管是对高风险医疗行为的实时监控,涵盖医生在岗情况、电子处方、抗菌用药、静脉输液、超额收费等等;事后监管依托AI智能画像锁定高风险项目,譬如输出AI监管报告对低分违规机构进行筛选、将异常预警信息智能推送给审核机构,以及对信访内容进行智能分析 。
确认了监管的范畴后,平安智慧城市打造了信息化的诊所服务平台,根据全科、中医、口腔等不同类型诊所的医生、护士、药房,将预约登记、病历处方、结账收费、药品管理、随访咨询、数据报表等工作全面信息化,并通过数字化运营、患者的跟踪和回访,全方位提升了诊所的管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比如执业医师需要刷脸验证后方可给患者开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就帮助规避了无证执业的现象 。
截止到2020年10月份,“深圳市诊所服务监管一体化平台”已经在深圳5个区落地,覆盖了2000多名医师,累计监管100多万人次诊疗,监管电子处方近3万张,对卫生监管人员进行了6000多次智能预警,促成近3000次诊所整改 。
医疗行为|补齐最后一块短板,医疗行业需要向阳而生
文章图片
同时平安智慧城市还将“深圳经验”用于广东省诊所疫情哨点监测平台和珠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的建设,前者在短时间内覆盖了广东全省的诊所,让诊所化身为疫情防控的前沿“哨兵”;后者全面对接了珠海市的医院、疾控中心、120急救中心、核酸检测等监测渠道,可以精准查询全市的疫情状况,以提升应急资源的动态跟踪和高效调配能力 。
相比于传统的监管机制,智能化的监管正在渗透到医疗的细枝末节 。
医疗行业需要向阳而生
专家认为,“深圳模式”的启示价值在于:监管的目的并非是为了给非公医疗机构套上枷锁,而是为了加速国内医疗服务的良性运转,帮助非公立医疗走出污名化的困境,找到可持续的、有前景的增长路径 。
可以验证的是眼科领域 。
2003年前后,在严打“院中院”的风波中,不少非公立眼科医院开始独立运作 。此后,尽管2018年监管对眼科在内的非公立医疗逐步加强,并没有制约民营眼科医疗服务的增长,过去五年的复合增速达到9.7% 。
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出路不在于灰色产业,正确的选择的是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转型升级 。至少在平安智慧城市的“深圳模式”中,已经可以看到两个有利于非公立医疗机构走出困境的利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