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异种质资源|一株玉米背后的故事——从2021中国种子大会看打赢种业翻身仗

【优异种质资源|一株玉米背后的故事——从2021中国种子大会看打赢种业翻身仗】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 , 约占我国粮食产量的40% 。2020年 , 我国进口玉米1130万吨 , 比上年同期增加135.7% 。
玉米用于饲料的约占65% 。随着人们对肉蛋奶等需求增加 , 对于玉米的需求将继续提升 。如何打赢种业翻身仗 , 加快玉米产业发展?在三亚举行的2021中国种子大会上 , 来自科研、企业、部委等与会人员表达了各方观点和期待 。
单产差异的背后
需求增加、环境压力加大 , 如何用更少投入实现更多产出 , 是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发言中的一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
2020年 , 中国玉米单产421公斤/亩 , 美国为735公斤/亩 。1996年至2019年 , 美国玉米单产年增长8.5公斤/亩 , 良种贡献65%;中国单产年增长4.5公斤/亩 , 良种贡献45% 。
差异的背后 , 是生物育种等技术带来的变化 。据了解 , 当前国际玉米种业呈现出三方面创新形态:
——流程化 。从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品种选育、规模化制种、种子加工 , 到种子经营全流程发展;
——高新化 。前沿技术突破、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 , 带动生物种业向知识密集型、高新化方向发展;
——一体化 。融合种子、农化、植保、数据支撑等技术、产品与服务 , 呈现生产全过程一体化特征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 , 世界种业已进入到“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的育种“4.0时代” , 正迎来以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对我国种业来讲 , 既是挑战 , 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
“20年前 , 我在拜耳旗下纽内姆公司工作 , 看到跨国企业已经在用‘ERP’(企业资源计划)进行研发管理 , 而去年隆平高科才在企业内部管理全面实现了信息化 。某种程度上 , 可以说我们比发达国家落后了20年 , 但现在我们能用最先进的技术 , 整个行业也有了相当的技术储备 , 实现种业跨越发展是很有希望的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德华说 。
统筹兼顾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
一株看似平凡的玉米 , 背后连着国计民生 。
农业农村部提出 , 把种业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 , 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饲、宜机专用等优良品种 。
哪些“硬核”问题亟待解决?
种质资源被称为育种的“芯片” 。与水稻、小麦等不同 , 玉米起源于美洲 ,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并不丰富 , 并且种植区域广泛,需要更多不同类型的优异基础材料才能满足育种需求 , 需要在资源收集、精准鉴定、技术应用方面下大功夫 。
农业农村部玉米良种攻关联合体秘书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王天宇表示 , 国家种质库保存玉米种质资源已有比较雄厚的基础 , 实施联合攻关五年来 , 在优异种质资源筛选、创新、机收品种选育和品种测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但仍需业界共同努力 。
国际合作是重要方式 。近年来玉米种业国际合作不断加深 。其中 , 隆平高科引进美国、巴西优质的温带、热带玉米种质资源 , 选育适用于国内的优质品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