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产业|生猪产业种源瓶颈如何破题? ——牧原集团“种子行动”闯出一条种猪育种产业化新路

在养猪从业者的眼中,种猪育种堪称“猪的芯片” 。《2020年度中国种猪市场调研报告》指出,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占世界生产和消费总量的一半,但中国的原种猪多是依靠进口 。中国生猪产业没有掌握自己的种猪“芯片” 。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猪生产商,牧原集团早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发展种猪育种的“种子计划”,近年来已连续多年无需进口种猪,摆脱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走出了一条种猪育种产业化、市场化之路 。
起步早投入大 摆脱对进口种猪依赖
今年开年,牧原集团旗下的牧原股份就传来好消息,企业发布公告设立了八家种猪育种公司——内乡牧原种猪育种、宁明牧原种猪育种、新野牧原种猪育种、平桥牧原种猪育种、桐柏牧原种猪育种、宜州牧原种猪育种、江西芦溪牧原种种育种、华州牧原种猪育种,目前这批种猪育种公司正在各地有序推进 。
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进口种猪超过3万头,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生猪产业种源“卡脖子”问题依然严峻 。究其原因,有关专家分析指出,本土育种存在周期长、投入多、见效慢等问题,因此,尽管直接进口外国原种猪每头需要花费至少4万元,甚至有时高达五六万元,但快捷、方便、见效快,在目前市场还是处于比较粗放、拼市场规模的阶段,国内很多企业对猪的育种并没有足够重视 。
一方面是生猪生产规模需求大量种猪,另一方面是依赖进口的种猪正在陷入“国外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局面 。面对这种尴尬,牧原集团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种子行动”,多年来持续投入大量资金,默默无闻地做着生猪育种创新研发工作,致力解决生猪种源瓶颈问题 。
“近十多年来,我们已经很少大批量从国外引种 。”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说 。多年来,牧原股份执行自己独立的育种方案,现已摆脱了对进口种猪的依赖 。截至2020年底,牧原已拥有种猪400万头,为中国种猪育种开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 。
“我们繁育的商品猪可以直接做繁育种猪使用,我们的种猪和商品猪的肉质一样好 。”牧原的种猪育种工作已取得了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成效,走在了行业前列 。2020年,该企业共出栏生猪1811万多头,成为中国年出栏生猪最多的企业,为稳产保供做出了突出贡献 。
做更适合国人口味的生猪品种
牧原集团有一个庞大的研发团队,他们既要把国内好猪的基因留下来,也要把国际上好猪的基因引进来 。“我们不是强调要创造一个什么新的品种,我们要做的是在中国环境下更适合发展的品种 。”牧原董事长秦英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
秦英林说,每个国家的消费习惯不一样 。英国更喜欢吃瘦肉中的白肉,把猪肉变成白肉吃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的时候也是如此 。他们的育种方向是,肉吃得干巴巴的才健康,可是我们中国人吃的是黏糊糊的,肉红鲜鲜的,放到锅里一下子闻到香味的,这才好吃 。
牧原在2000年前后就痛下决心,把重金引进的种再赶出去,采用基因检测技术,一头一头地把猪挑出去 。“我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种猪,现在又一头一头地拨出去 。所耗费的投资是买种的10倍都不止 。”但投入是值得的,牧原致力于做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种猪品种,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中国种猪育种研发之路 。
【生猪产业|生猪产业种源瓶颈如何破题? ——牧原集团“种子行动”闯出一条种猪育种产业化新路】创新轮回二元育种 引领行业发展
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后,生猪产能恢复成为满足百姓菜篮子的迫切要求 。面对市场发展需要,牧原股份将自己育出的种猪大量出售给同行企业,展现出企业的责任担当,力求改善国内猪肉品质,让老百姓吃上更好的猪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