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后疫情时代,“文艺”如何“复兴”

【文艺|后疫情时代,“文艺”如何“复兴”】后疫情时代的悄然来临,使线上艺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种看似“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策略,其实是艺术与科学技术在数字时代相互融合的自然结果 。那么,传统艺术“飞上云端”之后呈现出了怎样的审美特征,又为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发展带来了何种启示呢?
首先,线上艺术直接打破了传统审美活动的时空局限,使文艺“大众化”和“全球化”成为可能 。传统文化艺术受众较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传播空间和传播渠道有限造成的 。互联网技术却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拉近文艺作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艺术真正有机会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2020年,国家大剧院分别以“春天在线”“声如夏花”“华彩秋韵”和“冬日之约”为主题,组织了四个系列的线上演出活动,涉及歌剧、话剧、音乐会、芭蕾舞、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每周六晚通过全网平台直播,并且可以长期免费观看,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目前,前三个系列活动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0亿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
无独有偶,2020年9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倡导发起的“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不同国家的16家博物馆参与接力,通过网络为全球观众展示馆藏珍品、阐释文物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时代价值 。这意味着,观众足不出户即可领略世界文明之精华,同时通过直播与博物馆馆长进行互动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在线欣赏,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审美体验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却也为艺术提供了更多走近大众的机会,让艺术变得触手可及、平易近人,从而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
其次,线上艺术改变了传统艺术以“静观”为主的审美方式,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互动性 。在传统的艺术审美过程中,尽管有艺术品做纽带,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却大都互相隔膜: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观众无缘得见;观众的赏鉴过程,艺术家亦无法参与 。但是,线上艺术却可以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直接通过网络展现在观众面前,还可以在创作的同时让艺术家亲口讲述作品的灵感与内涵,甚至邀请观众共同参与创作 。这与近年来大热的“沉浸式”艺术理念不谋而合,即注重观众的参与度,通过感官共振拉近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最终实现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 。
同时,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3D全景扫描等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线上艺术可以将展品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比如,在“数字敦煌”的官方网站,观众可以看到各个洞窟的全景影像,将细节放大后,还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尊彩塑和每一幅壁画的纹理 。而与全景影像相配合的文字解说,可使观众更深入、更系统地体味敦煌艺术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线下看展所无法比拟的独特体验 。更有意思的是,敦煌研究院还和腾讯联合出品了小程序“云游敦煌动画剧”,一方面以动画剧形式展示、解读、传播敦煌的壁画故事,另一方面,网友还能自行选择剧中角色,参与故事配音,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颇具趣味性 。这类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的传播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还能丰富观众的审美体验,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个人与周围环境、与历史文化的关系,可谓一举多得 。
2020年4月15日“世界艺术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意发起“坚韧艺术”(ResiliArt)全球运动,揭示疫情影响下的文化产业现状,探讨后疫情时代恢复文艺事业的方法与策略,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可能性 。可见,“文艺”应该如何“复兴”,是全世界文艺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在此背景之下,线上艺术的勃兴,便不仅仅是疫情压力下的“自救”策略,更透露出一种长远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当代艺术的审美方式与审美形态 。只有坦然迎接和研究新技术,并将它转化、运用到艺术中,才有可能使“艺术+科学”的组合真正熔铸为“向美而生”的力量,为数字时代的我们抵达真理、表达情感找到一条适合的途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