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论文突破200万篇后,arXiv却渐失人心?( 二 )


但是,因Dias等人论文里的数据“过于漂亮”而广受非议 。其中反对声音最强烈的是J. E. Hirsch(他本人发明了H指数这一论文引用评价方法) 。他在arXiv先后张贴十余篇论文,讨论Dias乃至所有科学家(包括Eremets等)在氢化物超导方面的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问题,其中有的论文在《自然》和《物理评论快报》上正式发表 。
Dias和Eremets等人直接在arXiv上给予回应,科研圈在数次学术会议上也有过激烈的争论 。无疑,arXiv的存在为这个氢化物超导“连续剧”提供了非常合适的场地,学术上的广泛持续争鸣也保持了这个领域的高关注度 。
“这样的现象在科研圈有很多,真是又有趣又刺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姬扬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我认为arXiv存在的意义就是促进科学交流,让科学研究在争鸣中不断向前 。”
但是,姬扬认为,arXiv现在的做法已经忘记了这个初心,也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 。
“arXiv就不该做学术裁判”
目前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审核 。有一位研究人员抱怨称,他在2017年向arXiv投了一篇很正常的论文,无论题目还是语言都无问题 。而在此之前,他已在arXiv上张贴过100多篇论文,这次却很奇怪地被审核两周,最后在没有任何修改的情况下通过审核 。
“速度快、效率高”本是arXiv当初“吸粉”的筹码 。但近年来,在审核员频繁干预下,论文发布时间延后几天或几周,有些甚至被拒稿 。据统计,arXiv上大约有6%的投稿会被搁置,约2%的投稿会直接被拒 。
中国科研人员在arXiv上的论文数量排名全球第二,但审核员队伍里并没有中国人 。作为全球顶级科研论文库,arXiv的审核员大部分来自美国的研究机构,审核员国籍的失衡会给学术公平性带来很大挑战 。
arXiv给出的审核规则,在很多研究人员看来也有失偏颇 。“审核员现在成了掌权者,能直接决定论文的生死,但因他们所从事领域的局限性,论文在审核中会因个人偏爱而被‘误杀’ 。”姬扬指出 。
2021年8月,我国在量子研究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两位科学家潘建伟和陆朝阳也被arXiv拒稿 。这让科研圈非常震惊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理论物理学家Roberto Casadio评估了这篇论文,对拒稿原因百思不得其解 。
“arXiv本就不该有审核制度存在,它本身是一个预印本平台,不该做学术裁判,他们没有这个能力 。”姬扬强调 。
他补充道,预印本服务器毕竟不是期刊,审核也不是同行评审 。“如果要经历和期刊一样的审核周期,与其在预印本上折腾,还不如直接去核心期刊投稿,哪怕耗费半年一年,也比在arXiv更‘香’ 。”
但在罗会仟看来,arXiv拒稿和学术期刊拒稿是两种性质的事情,不能等同而论 。就像在知乎等论坛上发文章,平台完全有权力删帖,而无须知会作者,并不是因为文章本身有科学问题 。这些年在海量的投稿里,arXiv拒绝了大量非常不专业的稿件,这些稿子没有学术交流的价值,拒稿是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
“当然不可否认,在如今稿件剧增情况下,这种审核机制也会造成‘误杀’,但毕竟是个别偶然事件 。”罗会仟说 。
他个人认为,arXiv的审核机制运行良好,无须纠偏 。但读者务必要清楚,arXiv上的预印本论文不等于正式发表,虽然代表作者观点,却不能代表学术圈的认可 。
“还会给arXiv投稿吗?”
跟风是每个领域都存在的现象,随着arXiv影响力越来越大,也催生出了其他预印本服务器,比如viXra、bioRxiv和medRxiv等 。一个房间里已站着一头大象,哪还有更多的空间留给其他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