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38岁新疆胖哥,拿命给儿子攒钱,“至少还要再卖80万个羊肉包子”( 二 )


“如果要攒够他这一辈子的开销 , 至少还要再卖80万只羊肉包子 。 ”
阿布都从不面露困色 , 总是笑脸迎人 , 豪爽奔放 , 但这个“他” , 却是扎在阿布都心口的一根刺 , 碰到这根刺 , 也难免会触碰痛楚 。
2007年 , 阿布都与妻子结婚 。 婚后 , 他们迎来了双胞胎儿子 , 一家人沉浸在初生的喜悦之中 。
孩子们8个月大时 , 表姐来家里做客 , 逗孩子的时候 , 她发现双胞胎中的老大反应迟钝 , 出于医生的敏锐判断 , 表姐建议阿布都夫妇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 。
检查结果出乎意料 , 脑瘫 , 这个永久性疾病住在了阿布都大儿子的身上 。 眼看五六十万的医药费如水流般无声息散去 , 妻子每天以泪洗面 , 尽管也是如迎头一棒般茫然 , 但阿布都知道生活要继续 。
几年后 , 第三个儿子出生 , 家里有了喜气儿 , 负担也随之而来 。 如何更加体面地谋生 , 既能保障大儿子的生活 , 减少他的生活痛苦 , 也能为小儿子们选择一条迥然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 思来想去后 , 阿布都决定要让两个小儿子走出来 , 看看丝路外面的世界 。
生意有了起色 , 阿布都委托丈母娘看管大儿子 , 把妻子和两个小儿子接到身边 , 决心靠一身烤包子的本事 , 做大生意 。
谈及没有带在身边的大儿子 , 阿布都总是愧疚 。 每天收摊回到住所 , 他习惯性打开手机和大儿子视频 。
“以前天天打自己 , 脸上全是伤 , 现在好多了 。 ”心细的他会记住大儿子的点滴进步 , 看着屏幕那头的小小人 , 他也会意外沉默 , 随之习惯性一笑 , 把手机递给妻子 , 自己不再接话 。
小儿子们知道哥哥的病情 , 阿布都和妻子经常告诫他们 , “长大了一定要跟哥哥走下去 , 保护好哥哥 , 照顾他到老 。 ”
孩子们每次都应 , 阿布都却也不舍 , 不忍心让小儿子们背着负担 , 落实到行动上 , 就是招揽更多的顾客 , 卖更多的烤包子 。
二儿子买维兰没有让父亲失望 , 正在南京上初二的他 , 总能出现在阿布都的朋友圈里 。 名句默写竞赛一等奖、历史课默写满分名单……学校大大小小的荣誉奖励 , 阿布都记录在朋友圈中 , 引以自豪 , 多次写到“加油孩子 , 我愿意为你受苦 。 ”
眼看着初来南京时 , 苜蓿园大街旁的房子两三千一平 , 现在涨到了两三万一平 , 阿布都不是没有后悔过 , 但也知道 , 路要朝前看 , 能不久后为小儿子们在南京买两套房 , 是跃动在他生活里的火光 , “我不能放弃啊 。 ”
作为自己口中一个贪心的俗人 , 阿布都觉得既为父母 , 天塌了 , 就得家里个高的人顶着 。 也因此 , 右臂出现的烤火斑 , 像是一种生活的勋章 , 作为对阿布都努力生活的奖励 , 牢牢地嵌刻在身体上 。
每一次附身贴包子 , 阿布都的皮肤都能感受到灼热与疼痛 , 似乎也是对他无言的激励 , 还不够 , 还要再多 , 贴更多的包子 。
捧着一个个热气腾腾的烤包子走出苜蓿园大街 , 一口咬下去 , 肉汁四溅 。 经过口口相传 , 来南京不吃一口阿布都的烤包子、油馕被描述成游客们的一大憾事 。
烤包子火了 , 为了招揽食客 , 增加辨识度 , 阿布都在“新疆丝路油囊”的招牌上面贴上了“网红烤包子”的标志 , 明晃晃的 , 一眼就能被发现 。
网红美食店并不是一个持久的形态 , 层出不穷的“翻车”新闻证实着这个说法 , 也因此有顾客曾说 , 很怕阿布都的小摊子火了之后会变样 。
几百个日月交叠 , 阿布都的烤包子店依旧“网红” 。 不久前 , 他结束了17年的摊铺生意 , 在苜蓿园大街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 , 追捧它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 囊括了从全国慕名而来的食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