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母亲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对仪式感有种宗教般的虔诚。年复一年,大到年夜饭的八碗八碟,小到农历六月初六吃炒面,从形式到内容她都一丝不苟。
为了年三十的那顿团圆饭,母亲提前半个多月就开始拟定菜单,备料。冷盘、热炒、红烧、汤,一道道,都有讲究。最先上的是冷盘,冷盘吃到一半时,热炒就上桌了,这两样是下酒菜。红烧是为吃米饭准备的,这时酒喝得差不多了,口味厚重的红烧肉、红烧鱼、红烧狮子头,最适合就饭吃。母亲擅长用山药丁、瘦肉丁做阿羹汤。吃到八成饱,一碗热气腾腾的阿羹汤端上来,浓香扑面,既滋补又好喝。
收拾停当,母亲便带着我们,一边守岁,一边包饺子和汤圆,这些是为年初一早上准备的。饺子弯弯的,合了“万万顺”的谐音,汤圆代表“团团圆圆”,这是一整年的祝福。
年初一的一大早,父亲就把母亲准备好的鞭炮拿到楼下燃放,新的一年就在噼里啪啦声中开始了。一家人吃完饺子和元宵,我们穿着母亲赶制的新衣裳,由父亲领着去给家族的长辈拜年。母亲则留在家里,备好云片糕、瓜子、花生、芝麻糖,接待来拜年的客人。这一整套程序,年年如此。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过节时大人脸上的笑容,以及伴着节日而来的尽情吃喝,和带着喜气的月饼、粽子、鸭蛋、汤圆,是平常日子里最大的盼望。
【 传统节日|生活的仪式感】除此以外,父母还给我们过生日。那时还不时兴生日蛋糕,但一碗长寿面总是能吃到的。长大后,我们像鸟儿离家,散落在各处,但每年生日前,总会收到父母的信或电话,嘱咐做几个好菜,为自己过生日。
成家后,先生说他家人从不过生日。他父母结婚时就约定,从此俩人不再过各自的生日,只过结婚纪念日。起初我不甘心,总会在他生日这天安排出去吃饭,或者送他一个小礼物,但是从来没收到过他买给我的生日礼物。问他为什么,他说,不送礼物但顾家心里有你,和给你送花送礼物对你不好,你选哪个?我愕然,原来在此公那里,送花送礼物跟顾家不可兼得!
生日不过也罢,节日还是要过的。为了给家人过一个地地道道的淮扬风味端午节,我特意从华人超市买了糯米、粽叶,用回国时跟母亲学的几招,包了一大锅“陈氏”小脚粽,光是煮就用了3个小时。谁知家里人象征性地吃了两筷头就搁下了。儿子说,不就是把米包在叶子里嘛。元宵节做的实心汤圆也遭遇同样命运。从此,这两个儿时带给我最美好记忆的节日彻底变成我“一个人的狂欢”。
后来偶然发现,家里的北方佬不买糯米制品的账,却全盘接纳藕夹和春卷。于是每逢农历大年三十,我都会花半天时间精心制作两大盘,让他们吃个够。还告诉儿子,这是妈妈家乡的“年夜菜”,今天这顿就是我们家的“年夜饭”。之后每次吃到藕夹和春卷,儿子就开心地说,今天过春节啦。
生活在西方国家,别的节日可以忽略,圣诞节是无论如何要过的。儿子小的时候,节前我跟他一起装扮圣诞树,平安夜待他睡下后再在树下放几盒礼物,假装是圣诞老人送来的。大概因为我总是试探他想要什么礼物,上初中时儿子终于识破了我的伪装:我已经知道那些东西是你买的,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我长舒一口气,从此连这点样子也不必做了。
慢慢地,我在原生家庭培养起来的“仪式感”意识也就淡了,基本上只在儿子的生日这天,买一块生日蛋糕,请几个小朋友来家里热闹一下。唱首生日歌,留几张照片,仅此而已。
推荐阅读
- 高校|广西这所高校湖里捞出8000斤鱼,免费请师生吃!
- 靓汤|几款养生靓汤,清热养颜又润肺
- 《生活提示》 20220102 水果熟吃 还有营养吗?
- 女生|谁来买单?广东5名女生喝酒后全部醉倒,服务员为难了
- 生活|明日腊月初一,6种“福果”记得吃,老传统别忘,为家人祈福纳祥
- 山药|冬季养脾胃,多吃这6种平价食物,补气血健脾胃,健康过冬少生病
- 不粘锅|中国畅销15年的零食,却是印度生产?看完还能吃下去的是王者
- 伊藤洋华堂|一日三餐的安心守护 伊藤金融城食品生活馆正式营业
- 合唱|《蜜食记7》收官惜别 奔赴新岁一路生花
- 花生油|当每次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我脑海里都会出现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