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茶缘
2011年 , 惠民乡茶园面积发展到7.6万亩 , 其中古茶园2.8万亩 , 户均茶园面积达16.7亩 , 茶叶总产量达2248吨 。 特别是对景迈村千年万亩古茶树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和开发后 , 茶农收益得到显著增加 。 每亩古茶树产干茶20公斤 , 市场价为200元/公斤;甘蔗面积4112万亩 , 产量13680吨 。 同时 , 积极引导农户充分利用全乡茶资源充足的优势 , 探索走“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 引领当地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增加农业收入的示范性项目 。
为统筹澜沧县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 提高挂钩扶贫成效 , 省民委结合国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等战略机遇 , 先后支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发展规划 。
2012年 , 支持制定实施了《澜沧县惠民哈尼族乡芒景村布朗族特色村寨建设试点规划》 。 省民委从民族专项资金中 , 对澜沧县给予倾斜扶持 , 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培训和基层民委建设等 , 直接受益群众20多万人次 。
【布朗族:云海深处的茶神儿女】普洱市民宗局局长岩采介绍 , 普洱生活着14个世居少数民族 。 近年来 , 在国家、省市民委和各级政府支持和帮扶下 , 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 民族群众生活显著提高 。
“在特色村寨建设上 , 国家和云南省也加大了扶持力度 , 普洱有10个古村落作为扶持重点 。 其中 , 惠民乡布朗族村寨 , 都在扶持建设范畴 。 从2009年开始 , 云南省投入2.3亿 , 用来普洱市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 。 ”
而在西双版纳 , 那里的布朗族群众 , 生活也在一天天发生着变化 。
纳蚌村小组是景洪市勐养镇曼景坎村委会的一个布朗族村小组 , 全村共有35户162人 。
近年来 , 该村在人口资金扶持下 , 大力发展种植业;去年 , 州、市民宗局又投入50万元 , 帮助该村修建村内道路、篮球场和水池等 。 2011年 , 纳蚌村人均有粮753公斤、人均纯收入达5158元 。
西双版纳州基诺族、布朗族聚居的38个村委会268个自然村的60485人 , 在2005年被列入国家、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
布朗山乡则在2000年被列入了西双版纳州“两山”综合扶贫开发乡镇之一 , 在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和布朗山乡各族群众的积极参与下 , 布朗山乡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产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得到改善和发展 。 今年7月 , 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整乡推进”扶贫开发正式启动 。 这次扶贫开发是省、州、县共同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 , 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措施 , 实现布朗山乡扶贫工作从救济式向开发式的转变 。
近年来 , 西双版纳共投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数亿元 , 对38个村委会进行了扶持 , 实施了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综合示范村、生态环境、科技培训、产业开发、特色村寨、基诺族博物馆等建设项目 , 重点建设了41个人口较少民族示范村、2个民族特色村和1个基诺族博物馆 。 通过扶持 , 使38个村委会全部实现了“四通五有三达到”的目标 。
“十二”五期间 , 西双版纳州将继续投入资金9亿多元 , 用于实施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民生保障改善、民族文化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谐家园建设6大工程、52个具体项目 , 将覆盖布朗族、基诺族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460个自然村 , 受益群众达6.5万人 。 到2015年 , 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建制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 , 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基本实现“一减少、二达到、三提升” 。
推荐阅读
- 布朗族千年古寨老曼峨与茶共生
- 神农架深处:为什么会被列为禁区?有一个神秘现象,至今难以解释
- 品到深处才知茶
- 如果在海洋最深处引爆一颗最大的核弹,会引发全球海啸吗?
- 香腌菜茶制作
- 腌菜茶的制作
- 布朗族的酸茶和青竹茶
- 未解之谜:传说中昆仑地狱之门,昆仑山深处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
- 我国历史深处的茶马古道
- 布朗族女人与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