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是“野生型与栽培型间的过渡类型”

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的召开 , 宣告了普洱茶故乡“邦崴古茶树”的诞生 , 论证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茶树是“野生型与栽培型间的过渡类型” 。 至此 , 世界茶叶的祖国 , 原产地中心地带的云南有了野生型的巴达茶树王 , 栽培型的南糯山茶树王 , 过渡型的邦崴茶树王 , 如此三王并存云南 , 其深远意义及价值 , 学术界自有评说 。 本文拟就上述类型的划分及由此面引起的有关问题作些探索 , 一孔之见 , 还望茶学界同仁不吝指教 。   
一、关于茶树的野生型、栽培型及过渡型 
      茶树起源于中国 , 具体而言应是中国的西南部 , 这是国内外茶学界的基本共识 。 至于涉及茶树的野生型 , 栽培型及过渡类型的研究与划分 , 实际上属于“植物分类学”与“作物起源与进化”的研究范畴 , 而后者是新兴的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枝 , 它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登上大学讲坛的历史还十分短暂 。  
茶树的野生型 , 即是指在一定地区经长期自然选择所保留下来的茶树类型.自然选择是生物界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现象 , 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解释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 由于自然选择是自然界通过生存斗争方式进行 , 保留的主要是对生物体本身有益的变异 , 没有人为活动的参与 , 没有明确的目标、计划性 , 故进程是十分缓慢的 , 自然界一个新物种的产生往往需要数万年 , 甚至数十万年的时间 。 同其它栽培作物一样 , 具有形形色色栽培品种的茶树 , 也是在某一历史年代 , 由起源于某一地区的原始野生种栽培驯化而来的 。 而这种“原种”据考证起源于距今6000万年到4000万年” , 早巳不复存在 , 至多只能以遗体化石的形式保存在地层中 。 高大的乔木能形成化石留存本已不易 , 发现它则更是机会极少 。 然而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 , 这一原种的后代 , 经受自然选择 , 不断演化 , 衍生、特化 , 造就了今天茶组植物43个种7个变种或订正归并虚的12个种6个变种 , 其中除栽培品种所隶属的茶种外 , 其余则是我们称之为人们未利用或甚少利用的茶树野生型 。 值得指出的是:根据进化的不可逆性 , 现存的进化的生物不可能恢复其原始祖先的形状 , 即便将它重新置于其祖先所处的环境 。 在进化过程中已灭绝的生物将永不再现 。 这使人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阿萨姆曾一度认为是野生的茶树难掩其本来面目 , 而南糯山的茶树王亦应是栽培型 , 因为它们业已进化 , 不可能返祖(生物中甚至人类 , 返祖现象偶有出现 , 但不是主流 , 系个别) 。 同时 , 对于那些初步定为野生型或其它类型的“茶树王”级的珍稀茶树 , 由于实际上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 确应妥善保护 , 否则一旦死亡 , 难以再现 。  
      同茶树的野生型相对的是茶树的栽培型 , 如果说野生型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 那栽培型则是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产物 。 人工选择指通过人类不断选择培育 , 创造生物新类型的过程 。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工选择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 , 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 , 选择那些符合人类需要的个体或性状 , 并使这些有益变异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 且由于目标明确、计划性强 , 比自然选择的效率高得多 。 人工选择的参与 , 野生植物的栽培驯化 , 地区之间的相互引种、选育 , 使得当今世界栽培作物品种纷繁、丰富多彩 。 根据栽培植物起源历史 , 大致可分为三类 , 一是古老的栽培型植物、二是较早出现的、三是近百年来人工选育的” 。 茶树是属于古老的栽培植物 。 人类原始农业的出现大约距今一万多年 , 茶树的利用经历了食用、药用 , 饮用等阶段 。 有据可查的西汉王褒《僮约》是茶叶作为商品的见证 。 由野生茶树的采集到人工栽培 , 由个体的自给自足到形成商品 , 需要一段较为漫长的年代 。 但栽培型茶树到底自何时起 , 茶树由野生到栽培利用 , 本身是一个渐变过程 , 很难说有明确的划分界限 , 即便有 , 亦无据可查 ,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