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闲对《茶经》忆古人

世称“梅妻鹤子”、写出著名咏梅绝句《山园小梅》的北宋隐士诗人林逋 , 香茗是他梅、鹤之后的又一心爱之物 , 诗作之中因此常溢茶香 。 他存世的300余首诗作中 , 涉茶的有20多首 , 其中《茶》、《西湖春日》、《尝茶次寄越僧灵皎》等篇不失为著名茶诗 。

林逋(967——1029) , 字君复 。 《全宋诗》等古籍载为杭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裘国松先生根据奉化《黄贤林氏宗谱》记载 , 考证林逋生于黄贤 , 为黄贤林氏二世祖 。 少孤力学 , 恬淡好古 , 初游江淮间 , 后隐居并终老于西湖孤山 , 20年不入城市 , 赏梅养鹤 , 终身不仕 , 也不婚娶 。 善行书 , 工于诗 。 宋真宗闻其名 , 曾赐粟帛 。 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因此又称林和靖 。 其诗风格淡远 , 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 。 诗作大多散佚 , 存世的《林和靖诗集》 , 据称仅为其所作“十之一二而已” 。     

陆羽《茶经》伴山居

石辗轻飞瑟瑟尘 , 乳花烹出建溪春 。

世间绝品人难识 , 闲对茶经忆古人 。

宋代是建茶崛起之时 , 林逋的这首《茶》诗 , 是咏建茶的代表作之一 。 首句点出了宋代饼茶的特征 。 第二句“乳花”描述了宋代的点茶法 。 三、四句赞美建茶为世间绝品 , 可惜茶圣陆羽不识此茶 , 诗人因此会在闲暇之时面对《茶经》发出感叹 。 明万历本《林和靖诗集》还在末句注云:“陆羽撰《茶经》而不载建溪者 , 意其颇有遗落耳 。 ”这是对陆羽的误解 , 因为建茶在唐代尚未名世 。 实际上 , 陆羽在《茶经》“八之出”结尾处还是笼统地提到建茶的:“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 , 往往得之 , 其味甚佳” 。 这样记载偶尔得之又不是很有名气的建茶 , 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 。 末句除了表达感叹之意 ,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陆羽撰写《茶经》的无限怀想 , 怀念他对中国茶文化的巨大贡献 , 引发无穷遐想 。 并且诗中有画 , 诗中有文 , 常常被画家和作家用作茶画和茶文标题 。

这首诗是诗人的组诗之一 , 《茶》只是小标题 , 主标题为《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 , 各吟一绝谢之》 。 与卢仝著名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样 , 也是好友惠茶引发了诗人的诗兴 , 可见茶和友情是引发诗兴的灵丹妙药 。

“闲对茶经”说明《茶经》是林逋的藏书之一 。 在另一首《深居杂兴六首之二》中 , 诗人也写到了《茶经》:“花月病怀看酒谱 , 云萝幽信寄茶经 。 ”

有《茶经》相伴 , 诗人因此能写出这首著名茶诗 。     

寺院“茶鼓”载茶诗

据史料记载 , 唐代、尤其是宋代寺院盛行饮茶 , 上规模的寺院大多设有供僧人喝茶的茶堂或茶寮 , 僧人们可以一边喝茶 , 一边讨论佛经 , 切磋禅道 。 寺院内演说佛法的场所称“法堂” 。 法堂设有二鼓 , 位于东北角的称“法鼓” , 西北角的称“茶鼓” 。 或称左钟右鼓 。 茶鼓专门用于召集僧众饮茶所用 , 由此可见当时寺院饮茶风气之盛 。 可以说茶鼓是佛教崇尚茶叶的一种重要信据 。

今日寺院已难觅茶鼓 , 人们只有在一些古诗文中找到它的踪迹 , 其中较早记载寺院茶鼓的有林逋的著名诗篇《西湖春日》:    

争得才如杖牧之 , 试来湖上辄题诗 。

春烟寺院敲茶鼓 , 夕照楼台卓酒旗 。

浓吐杂芳熏岘崿 , 湿飞双翠破涟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