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白族文化的缩影

报道组日前来到"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喜洲古镇 , 这里有典型的白族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民俗文化 , 是白族及其文化的代表和缩影 。
喜洲古称"大厘城" , 在南诏大理国时期 , 因其富饶和气候宜人成为王族的避暑休闲之地 , 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中转驿站 , 来往的马帮都要在这里停留 。 到上世纪初 , 以"永昌祥""锡庆祥"等"四大家""八中家""十六小家"为代表的70多家喜洲商号遍布西南和东南亚地区 , 盛极一时 。
采访人员走进喜洲古镇 , 看到石板路两旁都是高大宽敞的白族建筑 。 据史书记载 , 早在唐朝初年洱海周围就筑起了"城廓村邑"的民居 , 而注重居住条件是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 流行俗语说本地白族人"大瓦房 , 空腔腔" , 外地客籍人则是"茅草房 , 油香香" , 意思是说白族人即使节衣缩食也要住得舒适 。
白族建筑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 。 白族民居大量采用以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 , 民间有"大理有三宝 , 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 。 由于受苍山洱海东西走向的影响 , 白族民居以北方常见的坐北朝南为贵 , 其民居主房多为坐东或坐西 , 大门设在东北角 , 布局上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等 。
在这个蛛网形结构的古镇里 , 有88个古意悠远的大院落 。 镇上家家流水 , 户户养花 , 随意走进一家白族院落 , 不用打招呼 , 可以随处走走看看 , 白族居民会善意地对你笑笑 , 甚至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共进午餐 。 在伊家大院里 , 门窗上的木雕都是雕工精美 , 线条流畅 , 白族妇女杨凤英告诉采访人员 , 院落里住着17户居民 。 她在高大的屋檐下摆着一个小摊 , 向偶尔进院的人兜售她的儿媳妇做的小鞋、布老虎、蝴蝶等手工艺品 。
整个古镇里最有特色的要数宝成府了 。 这处宅院占地3600平方米 , 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 其原主人严宝成为其取名为"镜庐" 。 严宝成的父亲严子珍是"永昌祥"商号的创立者 , 乃喜洲首富 。 宝成府分南、北、中三院 , 北院和中院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三房一照壁""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 , 造型为青瓦人字大层底 。 在北院和中院 , 可以看到白族茶道"三道茶"表演 , 我们还现场参观了在南诏时期产生的白族民间工艺扎染制作 , 还看到了民俗展示 , 如白族中堂、新娘房、宗教展示等 。 而南院则为中西合璧的三层洋房 , 登上屋顶阳台就可以俯瞰整个古镇 。
我们走访了有300多年历史的赵家大院 , 堂屋的墙壁和地面上的石板都有约4米长 , 有的上面有长长的裂缝 , 据说是以前的地震形成的 。 可惜的是屋檐下的龙头形雕刻都已在"文革"期间被锯掉 , 门上的精美雕花也被铲掉了 , 只有从墙壁上模糊的大理石山水画中还能隐约感受到历史的悠远 。 住在院里的83岁老人赵建新说 , 喜洲古镇气候氤氲湿润 , 所以石板地上、墙上都长着蕨类植物 , 他养着茶花、兰花、银杏等花卉 。
采访人员看到路边许多窗户装着可以拆卸的木板窗 , 陪同我们的《苍洱时讯》采访人员王淑云以前当过导游 , 她说窗户里面的下方是空的 , 马帮驮运的货物从窗户中递进去 , 就放在窗户下方 。
我们走过窄窄的石板路小巷 , 准备离开 。 这时迎面走来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 , 她像熟人般热情地招呼我们:"不歇歇啦?走好啊!"
【茶马古道”上白族文化的缩影】 

    推荐阅读